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经济作物论文--药用作物论文--木本论文

凹叶厚朴再生体系构建及愈伤组织总酚含量变化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5页
   ·凹叶厚朴资源概述第11-12页
     ·凹叶厚朴生物学特性第11页
     ·凹叶厚朴分布范围第11-12页
     ·凹叶厚朴资源利用第12页
   ·凹叶厚朴研究进展第12-16页
     ·凹叶厚朴种子特性研究第12-13页
     ·凹叶厚朴发育生物学研究第13-14页
     ·凹叶厚朴生长规律的研究第14页
     ·凹叶厚朴有效成分的研究第14-16页
     ·凹叶厚朴的抗逆性第16页
   ·凹叶厚朴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第16-19页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组织培养中的应用第17-18页
     ·凹叶厚朴愈伤组织的相关研究第18页
     ·凹叶厚朴扦插育苗研究第18-19页
   ·凹叶厚朴林学应用的研究第19-20页
   ·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的研究第20-22页
     ·厚朴酚的研究概况第20-21页
     ·和厚朴酚的研究概况第21-22页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22-25页
     ·研究内容第23-24页
     ·技术路线第24-25页
第二章 凹叶厚朴无菌体系建立第25-31页
   ·试验材料第25页
     ·仪器及试剂第25页
     ·材料第25页
   ·试验方法第25-26页
     ·外植体预处理第25页
     ·消毒试剂和时间的选择第25-26页
     ·培养方式第26页
     ·数据统计第26页
   ·结果与分析第26-29页
     ·外植体预处理第27页
     ·消毒灭菌程序第27-28页
     ·培养方式第28-29页
   ·小结第29-31页
第三章 凹叶厚朴再生体系建立第31-57页
   ·凹叶厚朴的初代培养第31-37页
     ·试验材料第31页
     ·试验方法第31-33页
     ·结果分析第33-37页
   ·丛生芽增殖培养第37-48页
     ·试验材料第37页
     ·试验方法第37-39页
     ·结果分析第39-48页
   ·丛生芽壮苗培养第48-51页
     ·试验材料第48页
     ·试验方法第48-49页
     ·结果分析第49-51页
   ·生根培养第51-55页
     ·试验材料第52页
     ·试验方法第52-53页
     ·结果分析第53-55页
   ·小结第55-57页
第四章 凹叶厚朴愈伤组织培养及总酚含量的变化研究第57-75页
   ·愈伤组织诱导和增殖培养第57-66页
     ·试验材料第57-58页
     ·试验方法第58-60页
     ·结果分析第60-66页
   ·厚朴酚、和厚朴酚的含量测定第66-68页
     ·试验材料第66-67页
     ·仪器与试剂第67页
     ·色谱条件第67页
     ·系统试验第67-68页
   ·含量变化研究第68-69页
     ·样品含量比较第68页
     ·不同种源的不同器官含量的比较第68页
     ·添加前体化合物对不同基本培养基含量的影响第68-69页
   ·结果分析第69-73页
     ·标准曲线的绘制第69-70页
     ·所有样品含量的测定结果第70-71页
     ·不同种源的不同器官含量的比较第71-72页
     ·添加前体化合物对不同基本培养基含量的影响第72-73页
   ·小结第73-75页
讨论与结论第75-77页
创新点第77-79页
参考文献第79-87页
附图1第87-88页
附图2第88-89页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第89-91页
致谢第91页

论文共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卡麦角林(Cabergoline)对雌性小鼠的不育效果及作用机制
下一篇:云南萝芙木酶PNAE基因全长克隆及其序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