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8-51页 |
| ·引言 | 第18-19页 |
| ·荧光化合物概述 | 第19-22页 |
| ·荧光化合物的发光机理 | 第19-20页 |
| ·影响化合物荧光性能的结构因素 | 第20-21页 |
| ·评价化合物荧光性能的参数 | 第21-22页 |
| ·荧光分子探针的研究现状 | 第22-37页 |
| ·金属离子荧光探针 | 第23-29页 |
| ·按照荧光探针分子与金属离子相互作用机制分类 | 第23-25页 |
| ·按照探针分子荧光响应机制分类 | 第25-29页 |
| ·pH 发光传感器 | 第29页 |
| ·有机化合物在荧光分子探针中的应用 | 第29-37页 |
| ·萘酰亚胺 | 第30-31页 |
| ·卟啉 | 第31-33页 |
| ·蒽 | 第33-34页 |
| ·Schiff 碱 | 第34-35页 |
| ·金属有机配合物 | 第35-37页 |
| ·有机电致发光发光材料 | 第37-48页 |
| ·有机电致发光的研究现状和进展 | 第37-38页 |
|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基本结构 | 第38页 |
| ·有机电致发光机理 | 第38-39页 |
|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种类 | 第39-41页 |
| ·金属有机配合物发光材料 | 第41-48页 |
| ·金属有机配合物发光材料的分类 | 第42-43页 |
| ·8-羟基喹啉类金属配合物 | 第43-44页 |
| ·其他羟基含氮杂环金属配合物 | 第44-45页 |
| ·席夫碱金属配合物 | 第45-46页 |
| ·稀土金属配合物 | 第46-47页 |
| ·重金属配合物 | 第47-48页 |
| ·本论文选题目的及设计思路 | 第48-51页 |
| 第二章 两种新型 Schiff 碱衍生物的合成、表征及其对金属离子的敏感性研究 | 第51-65页 |
| ·引言 | 第51页 |
| ·材料制备与表征 | 第51-56页 |
| ·测试仪器和试剂 | 第51-52页 |
| ·2,2'-二苯基联苯-4,4'-二胺的合成 | 第52页 |
| ·2,2'-二苯基-N,N'-双(2-吡啶基亚甲基)联苯-4,4'-二胺(1)的合成 | 第52-53页 |
| ·2,2'-二苯基-N,N'-双(亚水杨基)联苯-4,4'-二胺(2)的合成 | 第53页 |
| ·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 | 第53-56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6-64页 |
| ·合成与表征 | 第56-57页 |
| ·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 | 第57-59页 |
| ·光物理性质 | 第59页 |
| ·对金属离子敏感性能测试 | 第59-64页 |
| ·小结 | 第64-65页 |
| 第三章 新型过渡金属多吡啶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中 Zn(Ⅱ)、Ru(Ⅱ)配合物的 pH 发光传感行为研究 | 第65-80页 |
| ·引言 | 第65页 |
| ·材料制备与表征 | 第65-69页 |
| ·试剂和仪器 | 第65-66页 |
| ·3',5'-二甲氧基联苯-4-甲醛的合成 | 第66页 |
| ·2-(3',5'-二甲氧基联苯-4-基)-1H-咪唑[4,5-f][1,10]菲啰啉(DMBPIP,3)的合成 | 第66-67页 |
| ·[Zn(DMBPIP)_3](PF_6)_2(3a)的合成 | 第67页 |
| ·[Ni(DMBPIP)_3](PF_6)_2(3b)的合成 | 第67-68页 |
| ·[Co(DMBPIP)_3](PF_6)_2(3c)的合成 | 第68页 |
| ·[Fe(DMBPIP)_3](PF_6)_2(3d)的合成 | 第68页 |
| ·[Ru(DMBPIP)_3](PF_6)_2(3e)的合成 | 第68-69页 |
| ·结果和讨论 | 第69-79页 |
| ·合成和表征 | 第69-70页 |
| ·配合物的光物理性质 | 第70-72页 |
| ·配合物的电化学性质 | 第72页 |
|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发射光谱的 pH 响应 | 第72-79页 |
| ·小结 | 第79-80页 |
| 第四章 新型双核双螺旋 Zn(II)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发光性能研究 | 第80-90页 |
| ·引言 | 第80页 |
| ·材料制备与表征 | 第80-84页 |
| ·测试仪器和试剂 | 第80页 |
| ·N,N’-二(8-喹啉基)-吡啶-2,6-二甲酰胺(H_2L,4)的合成 | 第80-81页 |
| ·配合物 Zn2L2(4a)的合成 | 第81-82页 |
| ·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 | 第82-84页 |
| ·结果和讨论 | 第84-89页 |
| ·合成与表征 | 第84-85页 |
| ·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 | 第85-88页 |
| ·电子吸收光谱 | 第88-89页 |
| ·荧光发射光谱 | 第89页 |
| ·本章小结 | 第89-90页 |
| 第五章 一系列以邻菲啰啉衍生物为配体的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发光性能研究 | 第90-114页 |
| ·引言 | 第90页 |
| ·材料制备与表征 | 第90-98页 |
| ·试剂和仪器 | 第90-91页 |
| ·5-(3,5-二甲氧基苯基)-1,10-菲啰啉(DMPP,5)及其配合物的合成 | 第91-94页 |
| ·5-[4-(9H-9-咔唑)苯基)苯基]-1,10-菲啰啉(CPP,6)及其配合物的合成 | 第94-96页 |
| ·5-[4-(1-萘基)苯基]-1,10-菲啰啉(NPP,7)及其配合物的合成 | 第96-98页 |
| ·结果和讨论 | 第98-113页 |
| ·合成和表征 | 第98-100页 |
| ·光物理性质 | 第100-106页 |
| ·配体 DMPP(5)及其配合物的光物理性质 | 第100-103页 |
| ·配体 CPP(6)及其配合物的光物理性质 | 第103-105页 |
| ·配体 NPP(7)及其配合物的光物理性质 | 第105-106页 |
| ·量化计算 | 第106-111页 |
| ·电化学性质 | 第111页 |
| ·热重分析 | 第111-113页 |
| ·本章小结 | 第113-114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14-116页 |
| ·总结 | 第114-115页 |
| ·展望 | 第115-116页 |
| 参考文献 | 第116-134页 |
| 致谢 | 第134-135页 |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35-1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