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目录 | 第6-8页 |
Ⅰ 文献综述 | 第8-16页 |
1 黄山风景区自然地理概况 | 第8页 |
2 常绿阔叶树的分布及其经济利用价值 | 第8-9页 |
3 齿裂菌属分类的研究历史与现状 | 第9-11页 |
4 齿裂菌属的形态学特征 | 第11-12页 |
5 齿裂菌属的生态与地理分布 | 第12页 |
6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菌物研究方面的应用 | 第12-16页 |
Ⅱ 引言 | 第16-17页 |
Ⅲ 黄山风景区常绿阔叶树生齿裂菌属的分类 | 第17-32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7页 |
·标本采集与整理 | 第17页 |
·实验仪器 | 第17页 |
·显微检查 | 第17页 |
·外部特征观察 | 第17页 |
·切片显微检查 | 第17页 |
·描述及拍照 | 第17页 |
2 属的特征 | 第17-19页 |
·齿裂菌属 | 第17-18页 |
·分种检索表 | 第18-19页 |
3 种的描述 | 第19-32页 |
·极小齿裂菌(新种) | 第19-21页 |
·青冈齿裂菌 | 第21-22页 |
·三角形齿裂菌 | 第22-23页 |
·黄山齿裂菌 | 第23-24页 |
·八角生齿裂菌 | 第24-25页 |
·小齿裂菌 | 第25页 |
·显缘齿裂菌 | 第25-26页 |
·大齿裂菌 | 第26-27页 |
·尖丝齿裂菌 | 第27-28页 |
·多角齿裂菌 | 第28-29页 |
·隐齿裂菌 | 第29页 |
·中国齿裂菌 | 第29-30页 |
·山矾齿裂菌 | 第30-32页 |
Ⅳ 齿裂菌属种间遗传多样性的 ITS 序列分析 | 第32-40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2-36页 |
·供试菌株及其来源 | 第32-34页 |
·实验主要仪器设备 | 第33页 |
·实验主要培养基 | 第33页 |
·实验主要药品、试剂及配制 | 第33-34页 |
·方法 | 第34-36页 |
·菌丝培养及 DNA 提取 | 第34-35页 |
·ITS1-5.8S rDNA-ITS2 区特异性 PCR 扩增与序列测定 | 第35-36页 |
·数据处理 | 第36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6-40页 |
·各菌株 ITS 序列的长度和碱基含量 | 第36-37页 |
·系统发育树的构建与分析 | 第37-40页 |
Ⅴ 结论 | 第40-42页 |
Ⅵ 讨论 | 第42-44页 |
1. 关于齿裂菌属的分类研究问题 | 第42页 |
2. 黄山风景区常绿阔叶树上齿裂菌分布较广泛的原因 | 第42-43页 |
3. rDNA-ITS 技术对齿裂菌属种间关系分析的适用性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9页 |
图版 Ⅰ | 第49-50页 |
图版 Ⅱ | 第50-51页 |
图版 Ⅲ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个人简介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