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发后处理算法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 ·量子密码学简史 | 第10-11页 |
| ·量子密钥分发概况 | 第11-12页 |
| ·协议发展概况 | 第11-12页 |
| ·国内外实验进展 | 第12页 |
| ·量子密钥分发中的后处理算法 | 第12-15页 |
| ·后处理算法研究概况 | 第13-14页 |
| ·后处理算法的实现问题 | 第14-15页 |
| ·论文的主要内容与章节安排 | 第15-16页 |
| 第二章 量子密钥分发后处理算法基础 | 第16-26页 |
| ·信息论基础 | 第16-19页 |
| ·香农熵 | 第16页 |
| ·条件熵和互信息 | 第16-17页 |
| ·高斯变量的熵 | 第17-18页 |
| ·二进制对称信道 | 第18页 |
| ·高斯信道 | 第18-19页 |
| ·LDPC 码基础 | 第19-23页 |
| ·LDPC 的定义 | 第19-20页 |
| ·LDPC 码译码算法 | 第20-22页 |
| ·LDPC 码的构造和设计 | 第22页 |
| ·多进制 LDPC 码 | 第22-23页 |
| ·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发协议 | 第23-25页 |
| ·协议介绍 | 第23-24页 |
| ·安全性判据 | 第24-25页 |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 第三章 连续变量密钥协商算法 | 第26-46页 |
| ·密钥协商问题模型 | 第26-27页 |
| ·LDPC 码在协商中的应用方式 | 第27-29页 |
| ·符号协商算法 | 第29-30页 |
| ·Slice 协商算法 | 第30-39页 |
| ·Slice 协商算法介绍 | 第30-31页 |
| ·量化区间划分的改进 | 第31-32页 |
| ·估计函数的设计 | 第32-34页 |
| ·效率的计算 | 第34-35页 |
| ·仿真实验一 | 第35-38页 |
| ·仿真实验二 | 第38-39页 |
| ·多维协商算法 | 第39-44页 |
| ·多维协商介绍 | 第39-40页 |
| ·二进制 LDPC 码纠错 | 第40-42页 |
| ·多进制 LDPC 码纠错 | 第42-43页 |
| ·仿真实验 | 第43-44页 |
|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 第四章 保密增强算法 | 第46-50页 |
| ·保密增强问题描述 | 第46-47页 |
| ·保密增强后密钥长度计算 | 第47-48页 |
| ·保密增强中使用的通用哈希函数 | 第48-49页 |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 第五章 后处理算法的软件实现 | 第50-58页 |
| ·软件结构 | 第50-51页 |
| ·网络通信模块 | 第51-52页 |
| ·算法实现模块 | 第52-54页 |
| ·数据存储格式 | 第52页 |
| ·协商和保密增强算法 | 第52-53页 |
| ·量化的实现 | 第53-54页 |
| ·图形用户界面模块 | 第54-56页 |
|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8-60页 |
| ·主要工作 | 第58-59页 |
| ·研究展望 | 第59-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 致谢 | 第64-66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第66-68页 |
| 附件 | 第68-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