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2页 |
| 导论 | 第12-20页 |
| 一 问题的提出 | 第12-15页 |
| 二 研究思路 | 第15-17页 |
| 三 研究内容 | 第17-20页 |
| 第1章 盗窃罪立法沿革及定罪模式的变化 | 第20-32页 |
| ·我国盗窃罪立法发展阶段 | 第20-24页 |
| ·1997 年刑法典以前的历史考察 | 第20-22页 |
| ·1979 年刑法典到 1997 年刑法典 | 第22-23页 |
| ·1997 年刑法典到 2011 年《刑法修正案(八)》 | 第23-24页 |
| ·现行刑法中关于盗窃罪的规定 | 第24页 |
| ·盗窃罪立法规定对盗窃罪概念的影响 | 第24-29页 |
| ·最广义的盗窃罪概念 | 第24-26页 |
| ·广义的盗窃罪概念 | 第26-27页 |
| ·最狭义的盗窃罪概念 | 第27-29页 |
| ·我国盗窃罪立法中定罪模式的变化 | 第29-32页 |
| ·定罪模式类型的变化 | 第29-30页 |
| ·定罪模式内容的变化 | 第30-32页 |
| 第2章 盗窃罪定罪模式类型及分析 | 第32-45页 |
| ·盗窃罪定罪模式类型的基本分类 | 第32-33页 |
| ·单一定罪模式 | 第32页 |
| ·双重定罪模式 | 第32-33页 |
| ·两种定罪模式下盗窃行为处理方式比较分析 | 第33-38页 |
| ·两种定罪模式规定之共性与差异 | 第33-35页 |
| ·立法定性司法定量和立法定性又定量的比较 | 第35-36页 |
| ·轻微盗窃行为处罚依据的比较分析 | 第36-38页 |
| ·我国盗窃罪定罪模式类型之梳理 | 第38-45页 |
| ·《刑法修正案(八)》颁布之前的双重定罪模式 | 第39-40页 |
| ·现行刑法中的混合定罪模式 | 第40-42页 |
| ·我国盗窃罪定罪模式的特色 | 第42-45页 |
| 第3章 定罪模式之一—三种新增行为方式 | 第45-77页 |
| ·三种新增行为方式的入罪及现状分析 | 第45-48页 |
| ·三种新增行为方式之入罪由来 | 第45-46页 |
| ·新增行为方式在司法适用中的现状 | 第46-48页 |
| ·三种新增行为方式犯罪形态论争 | 第48-52页 |
| ·论争的问题 | 第48-50页 |
| ·盗窃罪属于结果犯 | 第50-52页 |
| ·入户盗窃行为学理解读 | 第52-58页 |
| ·入户的文义解释 | 第52-54页 |
| ·入户盗窃行为的解读 | 第54-57页 |
| ·入户盗窃行为的认定 | 第57-58页 |
| ·携带凶器盗窃行为学理解读 | 第58-63页 |
| ·携带凶器盗窃行为的文义解释 | 第58-60页 |
| ·携带凶器盗窃行为的认定 | 第60-63页 |
| ·扒窃行为学理解读 | 第63-77页 |
| ·扒窃行为入罪原因 | 第63-65页 |
| ·扒窃行为的解读 | 第65-71页 |
| ·扒窃行为的认定 | 第71-77页 |
| 第4章 定罪模式之二—数额 | 第77-104页 |
| ·数额及数额犯的概念 | 第77-80页 |
| ·数额的概念 | 第77页 |
| ·数额犯的概念 | 第77-80页 |
| ·数额定罪模式之反思 | 第80-88页 |
| ·数额立法模式的价值 | 第80-81页 |
| ·数额定罪模式存在的问题 | 第81-85页 |
| ·数额标准的利弊分析 | 第85-88页 |
| ·数额定罪模式疑难问题分析 | 第88-98页 |
| ·数额犯的认识内容 | 第88-93页 |
| ·数额犯的未遂 | 第93-95页 |
| ·重复盗窃行为的数额认定 | 第95-97页 |
| ·不同地区标准下的盗窃数额竞合的认定 | 第97-98页 |
| ·多次盗窃的数额问题 | 第98-104页 |
| ·多次盗窃的认定 | 第98-100页 |
| ·多次盗窃的数额认定 | 第100-104页 |
| 第5章 盗窃罪定罪模式的反思与修正 | 第104-127页 |
| ·盗窃罪定罪模式的反思 | 第104-112页 |
| ·单一定罪模式引入我国盗窃罪立法之反思 | 第104-106页 |
| ·混合模式下盗窃罪双重定罪模式的重申与反思 | 第106-110页 |
| ·双重定罪模式下“唯数额论”模式之反思 | 第110-112页 |
| ·盗窃罪定罪模式的修正 | 第112-123页 |
| ·定性为主、定量为辅的双重定罪模式之选择 | 第112-115页 |
| ·排除“唯数额论”定罪量刑模式 | 第115-119页 |
| ·立法数额与司法数额相互呼应 | 第119-123页 |
| ·盗窃罪定罪模式的立法走向 | 第123-127页 |
| ·盗窃罪定罪模式的立法完整性 | 第123-124页 |
|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导向下的定罪与量刑 | 第124-125页 |
| ·刑法体系性考量下的定罪模式走向 | 第125-127页 |
| 结语 | 第127-129页 |
| 参考文献 | 第129-139页 |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139-141页 |
| 后记 | 第1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