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一、 案由 | 第12页 |
二、 案情 | 第12-13页 |
三、 本案焦点 | 第13页 |
四、 争议与分歧意见 | 第13-14页 |
五、 法理分析 | 第14-26页 |
(一) 如何认定客观方面“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问题 | 第14-18页 |
1.关于“诈骗方法” | 第14-16页 |
2.关于“非法集资” | 第16-18页 |
(二) 如何认定主观方面“非法占有目的”问题 | 第18-21页 |
1.“非法占有”的含义 | 第18-19页 |
2.对集资诈骗罪中“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理解及认定 | 第19-21页 |
(三) 集资诈骗罪的司法认定问题 | 第21-25页 |
1.集资诈骗行为罪与非罪的界限 | 第21-22页 |
2.集资诈骗罪与其他相似犯罪的界限 | 第22-25页 |
(四) 集资诈骗罪的死刑适用问题 | 第25-26页 |
1.当前集资诈骗罪死刑存在的必要性 | 第25-26页 |
2. 对集资诈骗罪死刑要严格适用 | 第26页 |
六、 结论 | 第26-30页 |
(一) 吴英客观上属于“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 | 第26-27页 |
(二) 吴英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 第27-28页 |
(三) 吴英构成集资诈骗罪 | 第28页 |
(四) 吴英不应当被判处死刑 | 第28-30页 |
参考文献 | 第30-31页 |
致谢 | 第3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