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34页 |
·前言 | 第11-12页 |
·双光子吸收理论研究基本概况 | 第12-14页 |
·双光子吸收理论基础 | 第12-13页 |
·双光子吸收激发原理 | 第13-14页 |
·影响双光子吸收截面的分子结构因素 | 第14-19页 |
·分子共轭长度对吸收截面的影响 | 第14-15页 |
·共轭体系的平面性对双光子吸收截面的影响 | 第15-16页 |
·电子给体和受体对双光子吸收截面的影响 | 第16-17页 |
·官能团对称性对双光子吸收截面的影响 | 第17-18页 |
·分子维度对双光子吸收截面的影响 | 第18-19页 |
·双光子材料的研究进展 | 第19-25页 |
·有机小分子双光子材料 | 第19-21页 |
·偶极矩和四极矩分子 | 第19-20页 |
·八极矩分子 | 第20-21页 |
·杂环有机双光子材料 | 第21页 |
·聚合物双光子材料 | 第21-25页 |
·共轭聚合物双光子材料 | 第22页 |
·交替共聚物双光子材料 | 第22-23页 |
·树枝状高分子双光子材料 | 第23-24页 |
·含蒽单元的双光子材料 | 第24-25页 |
·其它聚合物双光子材料 | 第25页 |
·双光子材料的应用前景 | 第25-28页 |
·双光子荧光显微术 | 第25-26页 |
·三维信息存储 | 第26页 |
·激光限幅器 | 第26-27页 |
·光动力学诊疗 | 第27页 |
·频率上转换激射 | 第27-28页 |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及聚集诱导增强体系研究进展 | 第28-34页 |
·硅(锗、锡)杂环状多烯 | 第28-29页 |
·基于取代乙烯基的化合物体系 | 第29-31页 |
·蒽基共轭化合物 | 第31-32页 |
·二苯基二苯并环二烯 | 第32页 |
·取代的吡喃的衍生物 | 第32-34页 |
第二章 实验药品和仪器 | 第34-37页 |
·实验药品 | 第34-35页 |
·实验仪器 | 第35页 |
·表征分析仪器 | 第35-36页 |
·无水试剂的制备 | 第36-37页 |
第三章 DPP/Cz/TF 三元共聚物双光子性质 | 第37-67页 |
·本章设计思想 | 第37-39页 |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路线 | 第39-40页 |
·2,5-二辛基-1,4-二酮基-3,6-二(4-溴苯基)吡咯并吡咯(DPP-Br)的合成和纯化 | 第40-42页 |
·DPP 分子改性原理和合成方法 | 第40-41页 |
·3,6-二(4-溴苯基)-吡咯并吡咯-1,4-二酮的合成 | 第41页 |
·2,5-二辛基-1,4-二酮基-3,6-二(4-溴苯基)吡咯并吡咯的合成与表征 | 第41-42页 |
·2,20-二溴三聚芴(TF-Br)的合成 | 第42-46页 |
·芴类分子改性原理和合成方法 | 第42-44页 |
·2-溴-9,9-二辛基芴的合成 | 第44页 |
·2-硼酸-9,9-二辛基芴的合成 | 第44页 |
·9,9-二辛基芴的合成 | 第44-45页 |
·2,7-二溴-9,9-二辛基芴的合成 | 第45页 |
·三聚芴的合成与表征 | 第45-46页 |
·2,20-二溴三聚芴的合成与表征 | 第46页 |
·目标聚合物TCP15、TCP25、TCP50 的合成与表征 | 第46-49页 |
·目标聚合物主要合成步骤 | 第46-48页 |
·TCP15 的合成与表征 | 第48页 |
·TCP25 的合成与表征 | 第48页 |
·TCP50 的合成与表征 | 第48页 |
·合成讨论 | 第48-49页 |
·目标聚合物的性能测试与结果分析 | 第49-66页 |
·聚合物核磁分析 | 第49-50页 |
·聚合物GPC 分析 | 第50页 |
·聚合物热性能分析 | 第50-52页 |
·聚合物DSC 分析 | 第50-51页 |
·聚合物TG 分析 | 第51-52页 |
·溶液状态下聚合物的线性光学性能测试与分析 | 第52-58页 |
·溶液状态下聚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 | 第53-54页 |
·溶液状态下聚合物的荧光发射光谱 | 第54-56页 |
·溶液状态下聚合物的斯托克斯位移 | 第56-57页 |
·溶液状态下聚合物的荧光量子产率 | 第57-58页 |
·薄膜状态下聚合物线性光学性能测试与分析 | 第58-60页 |
·薄膜状态下聚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 | 第58页 |
·薄膜状态下聚合物的荧光发射光谱 | 第58-59页 |
·薄膜状态下聚合物的斯托克斯位移 | 第59-60页 |
·聚合物非线性光学性能分析 | 第60-66页 |
·TCP 系列的双光子激发荧光光谱测试与分析 | 第61-63页 |
·TCP 系列的双光子激发荧光与单分子激发荧光光谱对比分析 | 第63-65页 |
·TCP 系列的双光子吸收光谱测试与分析 | 第65-66页 |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四章 共轭键结构对蒽基共轭分子光物理性质的影响 | 第67-79页 |
·本章设计思想 | 第67页 |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路线 | 第67-68页 |
·9,10-二(3,5-二甲基苯基)蒽(DPA)的合成与表征 | 第68-69页 |
·2,5-二甲基溴苯的合成 | 第68页 |
·2,5-二甲基苯硼酸的合成 | 第68-69页 |
·9,10-二(2,5-二甲基苯基)蒽的合成与表征 | 第69页 |
·9-对叔丁基苯基-10-苯乙烯基蒽(PSA)的合成与表征 | 第69-72页 |
·对叔丁基苯硼酸的合成 | 第69-70页 |
·苄基溴苯的合成 | 第70页 |
·二(乙氧基)磷脂基苄基苯 | 第70页 |
·9-溴-10-醛基蒽的合成 | 第70-71页 |
·9-溴-10-苯乙烯基蒽 | 第71页 |
·9-对叔丁基苯基-10-苯乙烯基蒽的合成 | 第71-72页 |
·9,10-二(4-叔丁基-苯乙烯基)蒽(DSA)合成与表征 | 第72-73页 |
·9,10-二溴甲基蒽的合成 | 第72页 |
·9,10-[二(乙氧基)磷脂基-甲基]蒽的合成 | 第72页 |
·对叔丁基苯甲醛的合成 | 第72页 |
·9,10-二(4-叔丁基-苯乙烯基)蒽的合成 | 第72-7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73-78页 |
·THF 溶液中和薄膜状态下目标产物 DPA、PSA、DSA 荧光发射光谱 | 第73-75页 |
·THF/H2O 溶液中目标产物 DPA、PSA、DSA 的荧光发射光谱 | 第75-78页 |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全文总结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7页 |
致谢 | 第87-8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完成的论文 | 第88-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