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引言 | 第9-10页 |
| 第1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0-13页 |
| ·研究对象 | 第10页 |
| ·入选标准 | 第10-11页 |
| ·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 | 第10页 |
| ·不稳定性心绞痛的诊断标准 | 第10页 |
| ·稳定性心绞痛的诊断标准 | 第10-11页 |
| ·正常对照组 | 第11页 |
| ·排除标准 | 第11页 |
| ·实验仪器 | 第11页 |
| ·实验试剂 | 第11页 |
| ·实验方法 | 第11-12页 |
| ·临床资料的收集 | 第11-12页 |
| ·临床生化指标的检测方法 | 第12页 |
| ·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 | 第12页 |
| ·统计学分析 | 第12-13页 |
| 第2章 结果 | 第13-24页 |
| ·各组临床资料及生化指标的比较 | 第13页 |
| ·各组血清NT-proBNP、Hs-CRP、FBG及Leptin的变化 | 第13-14页 |
| ·各组超声心动图资料的比较 | 第14-15页 |
| ·NT-proBNP的水平与MACE发生情况的比较 | 第15-16页 |
| ·ACS组各个变量的相关性分析 | 第16-21页 |
| ·血清NT-proBNP的水平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第16-18页 |
| ·FBG与其他变量的相关性分析 | 第18-19页 |
| ·血清Hs-CRP与其他变量的相关性分析 | 第19-21页 |
| ·LVDD与LVEF的相关性 | 第21页 |
| ·ACS组各个变量间的回归性分析 | 第21-24页 |
| ·以NT-proBNP为因变量的回归分析 | 第22页 |
| ·以FBG为因变量的回归分析 | 第22页 |
| ·以Hs-CRP为因变量的回归分析 | 第22-23页 |
| ·以LVDD为因变量的回归分析 | 第23-24页 |
| 第3章 讨论 | 第24-28页 |
| 结论 | 第28-29页 |
| 参考文献 | 第29-33页 |
| 综述 | 第33-45页 |
| 参考文献 | 第41-45页 |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45-46页 |
| 致谢 | 第46-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