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麦论文--小麦论文

鲁中地区旱地小麦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增产机理研究

中文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0页
1 前言第10-18页
   ·国内外抗旱节水栽培技术第11-13页
     ·国外保护性耕作技术第11页
     ·国内抗旱节水技术第11-13页
   ·保护性耕作技术效应研究第13-17页
     ·保护性耕作对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第13-15页
     ·保护性耕作对产量的影响第15-16页
     ·土壤水分和养分的关系第16-17页
   ·其他节水增产技术第17-18页
2 材料与方法第18-22页
   ·试验点概况第18-19页
   ·试验材料与试验设计第19页
   ·测定项目与方法第19-22页
     ·干物质测定第19页
     ·叶面积指数(LAI)的测定第19页
     ·光合速率(Pn)和蒸腾速率(Tr)的测定第19-20页
     ·叶片叶绿素值(SPAD)的测定第20页
     ·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的测定第20页
     ·土壤容重的测定第20页
     ·土壤总孔隙度第20页
     ·土壤养分测定第20-21页
     ·土壤温度测定第21页
     ·土壤含水量的测定第21页
     ·农田土壤贮水量的计算第21页
     ·阶段耗水量的计算第21-22页
     ·气象数据第22页
     ·产量水平的水分利用效率(WUE)第22页
     ·数据处理与统计方法第22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2-52页
   ·耕作方式对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第22-32页
     ·耕作方式对小麦叶面积指数的影响第22-23页
     ·不同耕作方式对小麦旗叶光合速率的影响第23-25页
     ·不同耕作方式对小麦旗叶蒸腾速率的影响第25-27页
     ·不同耕作方式对小麦旗叶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第27-29页
     ·不同耕作方式对小麦干物质积累的影响第29-31页
     ·不同耕作方式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第31-32页
   ·耕作方式对土壤理化特性的影响第32-49页
     ·耕作方式对土壤容重的影响第32-33页
     ·耕作方式对土壤总孔隙度的影响第33-35页
     ·耕作方式对土壤温度的影响第35-41页
     ·耕作方式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第41-44页
     ·耕作方式对不同土层土壤含水量的影响第44-49页
   ·耕作方式对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第49-52页
     ·处理间不同生育阶段的土壤水分消耗情况第49-50页
     ·耕作方式对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第50-52页
4 讨论第52-54页
   ·蓄水保墒与土壤水分消耗之间的关系第52页
   ·小麦产量提高的生态因素分析第52-53页
   ·旱地保护性耕作与传统旱地农业的关系第53页
   ·当前旱地保护性耕作中存在的问题第53-54页
5 结论第54-56页
   ·旱地保护性耕作对土壤理化特性的影响第54页
   ·旱地保护性耕作对小麦光合生产能力的影响第54-55页
   ·旱地保护性耕作对小麦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62页
致谢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蚱蝉营养资源价值评价及肠道细菌研究
下一篇:小麦种质资源品质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