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16页 |
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0页 |
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0-15页 |
·国外研究动态 | 第10-12页 |
·国内相关问题研究动态 | 第12-14页 |
·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14-15页 |
3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第15-16页 |
第二章 中小城市工业园区相关理论研究 | 第16-21页 |
1 工业园区的概念与类型 | 第16-17页 |
·工业园区的概念 | 第16页 |
·工业园区的类型 | 第16-17页 |
·同产业聚集的工业园区 | 第16页 |
·“中卫型”或称“椎型”工业园区 | 第16-17页 |
·紧密关联的相关产业聚集的工业园区 | 第17页 |
2 中小城市工业园区概况 | 第17-21页 |
·中小城市的定义 | 第17-18页 |
·中小城市工业发展的特点 | 第18页 |
·中小城市工业集聚的发展模式 | 第18-19页 |
·离散型集聚模式 | 第19页 |
·同质型集聚模式 | 第19页 |
·产业链集聚模式 | 第19页 |
·中小城市工业园区的基本特征 | 第19-20页 |
·中小城市工业园区的基本类型 | 第20-21页 |
第三章 郴州市工业园区发展的现状 | 第21-29页 |
1 郴州市经济发展概况 | 第21-22页 |
2 郴州市工业园区发展现状分析 | 第22-29页 |
·郴州市工业园区的总体情况 | 第22-23页 |
·郴州市工业园区的主要建设成绩 | 第23-27页 |
·园区规划面积扩展,开发力度加大 | 第23-24页 |
·主要指标高位运行,增幅高于全市 | 第24页 |
·园区主导产业形成,集聚效应凸显 | 第24-25页 |
·园区项目比重加大,产业投资增加 | 第25页 |
·招大引强成效显著,外资吸引力增强 | 第25-26页 |
·高新产业发展加快,创新能力提升 | 第26页 |
·园区支撑作用凸显,贡献不断加大 | 第26-27页 |
·郴州市工业园区的主要建设经验 | 第27-29页 |
·以产业立园,促使园区产业集聚能力进一步提高 | 第27页 |
·以开放兴园,促使园区招商引资环境进一步优化 | 第27页 |
·以科技强园,促进园区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 | 第27-28页 |
·以融资活园,促使园区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 | 第28页 |
·以法律治园,促使园区和谐度进一步提高 | 第28页 |
·以科学办园,促使园区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 第28-29页 |
第四章 郴州市工业园区发展面临的问题、机遇和挑战 | 第29-38页 |
1 郴州市工业园区发展的外部环境和机遇 | 第29-31页 |
·国际国内产业的梯度转移带来的机遇 | 第29页 |
·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带来的机遇 | 第29-30页 |
·湘南大开发战略实施所带来的机遇 | 第30页 |
·长株潭经济一体化能够提供的发展机遇 | 第30页 |
·郴州市“十二五”规划的发展要求 | 第30页 |
·高铁同城机遇 | 第30-31页 |
·对接央企机遇 | 第31页 |
2 郴州市工业园区建设的优势和劣势 | 第31-36页 |
·郴州市工业园区建设的优势 | 第31-33页 |
·相对优越的综合区位优势 | 第31页 |
·相对便捷的交通优势 | 第31-32页 |
·较为丰富的基础资源优势 | 第32页 |
·良好的投资环境优势 | 第32-33页 |
·较为超前的生态环保意识优势 | 第33页 |
·郴州市工业园区发展面临的问题 | 第33-36页 |
·单个园区经济总量偏小 | 第33-34页 |
·园区建设造成农业土地流失与生态退化 | 第34页 |
·园区工业规模化程度不高 | 第34页 |
·园区高新科技产值比重偏低 | 第34-35页 |
·园区规模工业研发经费投入偏少 | 第35页 |
·园区出口型企业发展缓慢 | 第35页 |
·园区建设投入力度不够 | 第35页 |
·园区单位土地利用率不高 | 第35-36页 |
3 郴州市工业园区发展面临的挑战 | 第36-38页 |
·国际金融危机、欧债危机尚存 | 第36页 |
·“两型社会”对资源环境要求提高 | 第36页 |
·区域竞争挑战严峻 | 第36-37页 |
·中央宏观调控带来的挑战 | 第37-38页 |
第五章 国内外工业园区发展的经验借鉴 | 第38-42页 |
1 美国硅谷工业园区发展的有益启示 | 第38-40页 |
·融资渠道的多元化 | 第38页 |
·高科技人才的集聚化 | 第38-39页 |
·科研开发的创新化 | 第39页 |
·支撑体系的保障化 | 第39页 |
·硅谷的启示 | 第39-40页 |
2 中国——新加坡苏州工业园区模式的借鉴意义 | 第40-42页 |
·人才、体制及科技投入的创新 | 第40页 |
·生态环保的创新 | 第40-41页 |
·苏州工业园的启示 | 第41-42页 |
第六章 加快郴州市工业园区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42-45页 |
1 强化规划管理,突出产业错位发展和提高土地利用率 | 第42页 |
2 合理设置工业园区,保护农业用地 | 第42页 |
3 推进优势产业集群化和培育新兴产业 | 第42-43页 |
4 强化招商引资,突出招大引强和产业链招商 | 第43页 |
5 强化对外开放,突出发展加工贸易和优化出口商品结构 | 第43页 |
6 强化配套服务,突出发展现代物流业和服务外包业 | 第43-44页 |
7 强化人才支撑,重点培育专业技术人才和高科技人才 | 第44页 |
8 强化环境保障,突出简政放权和优化园区内部管理 | 第44-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致谢 | 第49-51页 |
个人简介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