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化工过程(物理过程及物理化学过程)论文--分离过程论文--单相系液态混合物的分离过程论文

恒全回流间歇精馏操作方式的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9-33页
   ·间歇精馏概述第9-10页
   ·间歇精馏塔操作方式研究第10-15页
     ·部分回流间歇精馏过程第10-11页
     ·全回流间歇精馏过程第11-15页
   ·新型间歇精馏操作方式研究第15-24页
     ·中间储罐间歇精馏操作方式第15-17页
     ·多储罐间歇精馏操作方式第17-20页
     ·提馏式间歇精馏操作方式第20-22页
     ·连续式间歇精馏操作方式第22-23页
     ·双再沸器间歇精馏操作方式第23-24页
   ·间歇精馏过程模拟研究第24-31页
     ·间歇精馏模拟概述第24页
     ·间歇精馏过程模拟第24-27页
     ·间歇精馏过程模拟的进展第27-31页
   ·本文的研究内容第31-33页
第二章 恒全回流间歇精馏操作方式第33-45页
   ·全回流操作方式的理论分析第33-35页
   ·现有全回流操作方式存在的问题第35-38页
     ·操作过程存在的问题第35-36页
     ·数学模拟存在的问题第36-38页
   ·恒全回流操作方式的提出第38-44页
     ·恒全回流间歇精馏的进展第38-40页
     ·新型恒全回流操作方式第40-41页
     ·两种恒全回流操作方式的模拟比较第41-43页
     ·新型恒全回流操作方式的优点第43-44页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三章 恒全回流间歇精馏过程的模拟研究第45-61页
   ·恒全回流间歇精馏的数学模型第45-49页
     ·数学模型的假设第45-46页
     ·数学模型的建立第46-48页
     ·数学模型的求解第48-49页
   ·恒全回流间歇精馏的模拟结果分析第49-60页
     ·中间储罐个数的影响第49-53页
     ·储罐位置的影响第53-55页
     ·进料浓度的影响第55-58页
     ·相对挥发度的影响第58-60页
   ·本章小结第60-61页
第四章 恒全回流间歇精馏与恒回流比操作方式模拟比较第61-75页
   ·操作过程机理分析第61-64页
     ·开车过程的数学模型第61-63页
     ·采出过程的数学模型第63-64页
   ·与恒回流比操作方式的模拟比较第64-71页
     ·储罐数目的影响第64-66页
     ·进料浓度的影响第66-68页
     ·相对挥发度的影响第68-71页
   ·与其它操作方式的比较第71-74页
   ·本章小结第74-75页
第五章 恒全回流间歇精馏的实验研究第75-99页
   ·过程的可行性分析第75-76页
   ·实验部分第76-79页
     ·实验装置第76-78页
     ·实验试剂第78页
     ·分析条件第78-79页
   ·实验前相关数据的测定第79-85页
     ·校正因子第79页
     ·流体力学性能的测定第79-81页
     ·理论板数的测定第81-83页
     ·持液量的测定第83-85页
   ·实验操作步骤第85-86页
   ·实验过程的模拟研究第86-90页
     ·气液平衡关系(E-方程)第86-87页
     ·NRTL 模型第87-88页
     ·气液平衡关系求解过程第88-90页
   ·实验与模拟结果及讨论第90-97页
   ·本章小结第97-99页
第六章 恒全回流间歇精馏过程设计和控制研究第99-109页
   ·全回流间歇精馏过程的最大产品量第99-105页
     ·最大产品量的概念第99-100页
     ·最大产品量计算方法第100-102页
     ·计算及模拟实例第102-105页
   ·恒全回流间歇精馏操作可行性第105-108页
   ·本章小结第108-109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109-111页
   ·结论第109-110页
   ·展望第110-111页
符号说明第111-112页
参考文献第112-122页
附录一第122-123页
附录二第123-124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124-125页
致谢第12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抗氧化耐酸分离CO2膜制备及性能研究
下一篇:FePt磁性材料的制备及表面修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