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1. 绪论 | 第12-16页 |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第13-14页 |
·论文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14-16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6-27页 |
·国外对于危机爆发原因的相关理论研究 | 第16-21页 |
·从货币层面研究危机产生原因的主要观点 | 第16-18页 |
·从实体经济层面研究危机产生原因的主要观点 | 第18-20页 |
·从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危机产生原因的主要观点 | 第20-21页 |
·国内对于危机爆发原因的相关理论研究 | 第21-25页 |
·从货币层面研究危机产生原因的主要观点 | 第21-23页 |
·从实体经济层面研究危机产生原因的主要观点 | 第23-24页 |
·从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协调发展层面研究危机产生原因的主要观点 | 第24-25页 |
·文献简评 | 第25-27页 |
3. 金融危机的内涵与原因 | 第27-36页 |
·金融危机的涵义与类别 | 第27-33页 |
·金融危机的内涵界定 | 第27-29页 |
·金融危机的类别 | 第29-32页 |
·金融危机的表现 | 第32-33页 |
·金融危机的原因 | 第33-36页 |
·实体层面的原因 | 第34页 |
·货币层面的原因 | 第34-35页 |
·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协调发展层面的原因 | 第35-36页 |
4. 金融危机发生机制 | 第36-48页 |
·产业比例失衡酝酿金融危机 | 第36-40页 |
·实体经济内部比例失衡引发产品供求矛盾 | 第36-39页 |
·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比例失衡引发虚拟资本供求矛盾 | 第39-40页 |
·多种因素助推金融危机 | 第40-45页 |
·商业信用加剧虚拟经济泡沫化 | 第40-42页 |
·储蓄-投资失衡加剧社会供求矛盾 | 第42-43页 |
·进出口失衡恶化社会供求矛盾 | 第43-44页 |
·国际资本流动推波助澜 | 第44-45页 |
·泡沫破灭诱发金融危机 | 第45-48页 |
5. 实例检验—美国金融危机 | 第48-60页 |
·美国实体经济结构状况 | 第48-52页 |
·产业内生产过剩 | 第48-50页 |
·第三产业发展脱离一、二产业支撑 | 第50-52页 |
·新自由主义导致商业信用泛滥 | 第52-54页 |
·储蓄-投资缺口引发长期贸易逆差 | 第54-59页 |
·国内投资率高于储蓄率是贸易逆差内因 | 第54-57页 |
·国际资本流动加剧美国贸易赤字 | 第57-59页 |
·供求失衡下的危机爆发 | 第59-60页 |
6. 防治金融危机对策建议 | 第60-66页 |
·优化产业结构,保证供需平衡 | 第60-61页 |
·加强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合理推动商业信用发展 | 第61-62页 |
·防止投资-储蓄缺口,稳定经济结构平衡 | 第62-63页 |
·加大对国际资本流动资金监控,稳步推进本国金融体系对外开放 | 第63页 |
·加大保障性住房供给,避免房地产市场占用过多金融资源 | 第63-64页 |
·创新是治理危机的有效措施 | 第64页 |
·加强国际间交流与合作,共同应对金融危机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后记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