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适应数字波束形成技术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1页 |
·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 第7-8页 |
·研究历史与现状 | 第8-9页 |
·本文的内容安排 | 第9-11页 |
第二章 数字波束形成技术 | 第11-27页 |
·引言 | 第11页 |
·窄带信号及阵列模型 | 第11-14页 |
·自适应波束形成技术 | 第14-18页 |
·自适应波束形成基本原理 | 第14-15页 |
·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准则 | 第15-16页 |
·影响自适应波束形成性能的因素分析 | 第16-18页 |
·稳健的自适应波束形成技术 | 第18-25页 |
·稳健的波束形成算法 | 第18-23页 |
·计算机仿真分析 | 第23-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7页 |
第三章 广义旁瓣相消波束形成器 | 第27-43页 |
·广义旁瓣相消器的基本原理 | 第27-30页 |
·最小方差无失真响应(MVDR)波束形成器 | 第27-28页 |
·广义旁瓣相消器 | 第28-30页 |
·广义旁瓣相消器中阻塞矩阵的构造 | 第30-33页 |
·阻塞矩阵的构造 | 第30-32页 |
·不同阻塞矩阵对 GSC 性能的影响 | 第32-33页 |
·基于 GSC 框架的降秩变换自适应滤波算法 | 第33-41页 |
·GSC 框架基于特征分解的降秩变换矩阵 | 第35-36页 |
·降秩多级维纳滤波器(RR-MWF) | 第36-37页 |
·计算机仿真分析 | 第37-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第四章 宽带平面阵波束形成技术研究 | 第43-57页 |
·平面阵波束形成基本原理 | 第43-44页 |
·宽带数字波束形成原理 | 第44-53页 |
·宽带信号模型 | 第44-48页 |
·非相干信号子空间 ISM 算法原理 | 第48页 |
·相干信号子空间 CSM 算法 | 第48-51页 |
·计算机仿真分析 | 第51-53页 |
·宽带平面阵波束形成 | 第53-55页 |
·宽带 ISM 算法 | 第54-55页 |
·宽带 RSS 算法 | 第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7-59页 |
·总结 | 第57-58页 |
·展望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完成的科研与论文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