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水稻植株三维重建
| 目录 | 第1-5页 |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1页 |
| ·选题背景 | 第7页 |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7-8页 |
| ·研究的理论意义 | 第7-8页 |
| ·研究的实用意义 | 第8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动态 | 第8-10页 |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0页 |
| ·本文组织结构安排 | 第10-11页 |
| 第二章 计算机视觉的理论及技术基础 | 第11-19页 |
| ·照相机成像模型 | 第11-12页 |
| ·坐标系介绍 | 第12-14页 |
| ·世界坐标系、相机坐标系、图像坐标系 | 第12页 |
| ·从世界坐标系到相机坐标系的变换 | 第12-13页 |
| ·从相机坐标系到图像坐标系的变换 | 第13-14页 |
| ·照相机标定 | 第14-15页 |
| ·传统标定方法 | 第14-15页 |
| ·主动视觉标定法 | 第15页 |
| ·自标定法 | 第15页 |
| ·基于多视角图像的三维重建算法研究 | 第15-17页 |
| ·基于体素的三维建模算法 | 第15-16页 |
| ·基于深度图的三维建模算法 | 第16页 |
| ·基于多边形表面的三维建模算法 | 第16-17页 |
| ·基于立体视觉的三维建模算法 | 第17页 |
| ·可视外壳简介 | 第17-19页 |
| ·可视外壳的定义 | 第17-18页 |
| ·体素裁剪算法 | 第18页 |
| ·表面重建算法 | 第18-19页 |
| 第三章 水稻植株图像数据采集及预处理 | 第19-27页 |
| ·多视角图像数据采集 | 第19-22页 |
| ·采集方案设计与分析 | 第19页 |
| ·采集设备 | 第19-20页 |
| ·采集流程 | 第20-21页 |
| ·照相机标定 | 第21-22页 |
| ·前景背景分割算法研究 | 第22-27页 |
| ·GrabCut交互式前景背景分割 | 第22-23页 |
| ·基于相对色彩因子的自动化前景背景分割 | 第23-25页 |
| ·膨胀和腐蚀 | 第25-27页 |
| 第四章 水稻植株三维重建的实现 | 第27-33页 |
| ·基于多视角侧影轮廓图的可视外壳体素重建 | 第27-30页 |
| ·预定义场景包围盒 | 第27页 |
| ·包围盒的体素剖分 | 第27-28页 |
| ·体素投影 | 第28页 |
| ·判断是否为可视外壳内部的点 | 第28页 |
| ·体素模型结果 | 第28-30页 |
| ·Marching Cubes重建网格表面 | 第30-32页 |
| ·Marching cubes算法 | 第30页 |
| ·网格重建结果 | 第30-32页 |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33-34页 |
| 参考文献 | 第34-36页 |
| 致谢 | 第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