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5页 |
第一部分 中药综述 | 第15-26页 |
1.中药概述 | 第15-19页 |
·中药的起源 | 第15页 |
·中药的发展 | 第15-17页 |
·中药的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2. 高效液相色谱概述 | 第19-20页 |
3. HPLC 在中药含量测定方面研究状况 | 第20-23页 |
·生物碱类成分含量测定 | 第21页 |
·中药苷类成分含量测定 | 第21-22页 |
·蒽醌类成分含量测定 | 第22页 |
·黄酮类成分含量测定 | 第22页 |
·香豆素类成分含量测定 | 第22-23页 |
·萜类成分含量测定 | 第23页 |
·有机酸类成分含量测定 | 第23页 |
·甾酮、甾醇类成分含量测定 | 第23页 |
4. 中药复方制剂含量测定时的指标成分选择方法 | 第23-25页 |
·含测指标与药物的有效性、可靠性的关系 | 第24页 |
·含测指标成分的理化性质 | 第24页 |
·传统中药复方制剂需考虑中医理论的指导作用 | 第24页 |
·新药稳定性研究 | 第24页 |
·指标成分与工艺的关系 | 第24页 |
·中药多成分多靶点的特点 | 第24页 |
·与基础研究的关联 | 第24-25页 |
·其他 | 第25页 |
5. 展望 | 第25-26页 |
第二部分 研究报告 | 第26-61页 |
第一章 HPLC法测定妇炎康冲剂中7种有效成分的含量 | 第26-34页 |
1. 引言 | 第26页 |
2. 实验部分 | 第26-32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26页 |
·仪器 | 第26页 |
·试剂 | 第26页 |
·方法与结果 | 第26-32页 |
·鸡血藤中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 | 第26-29页 |
·丹参、穿心莲中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 | 第29-32页 |
3. 讨论 | 第32-34页 |
·鸡血藤中被测成分的讨论 | 第32-33页 |
·检测波长的选择 | 第32-33页 |
·流动相的选择 | 第33页 |
·丹参、穿心莲中被测成分的讨论 | 第33-34页 |
·流动相的选择 | 第33页 |
·检测波长的选择 | 第33页 |
·提取溶剂的选择 | 第33页 |
·提取方法的选择 | 第33页 |
·超声时间的选择 | 第33-34页 |
第二章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消炎利胆冲剂中虎杖苷、白藜芦醇、芍药苷、大黄酸、大黄素的含量 | 第34-45页 |
1. 引言 | 第34页 |
2. 实验部分 | 第34-44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34页 |
·方法与结果 | 第34-44页 |
·虎杖苷含量测定 | 第34-36页 |
·白藜芦醇含量测定 | 第36-38页 |
·芍药苷含量测定 | 第38-40页 |
·大黄酸、大黄素含量测定 | 第40-44页 |
3. 讨论 | 第44-45页 |
·流动相的选择 | 第44页 |
·提取溶剂的选择 | 第44页 |
·检测波长的选择 | 第44页 |
·超声时间的选择 | 第44-45页 |
第三章 HPLC 法测定咽扁宁冲剂中梓醇、肉桂酸、绿原酸的含量 | 第45-51页 |
1. 引言 | 第45页 |
2. 实验部分 | 第45-50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45页 |
·仪器 | 第45页 |
·试剂 | 第45页 |
·方法与结果 | 第45-50页 |
·色谱条件 | 第45-47页 |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第47页 |
·供试品溶液制备 | 第47-48页 |
·线性关系考察 | 第48页 |
·精密度 | 第48页 |
·重复性 | 第48页 |
·稳定性 | 第48-49页 |
·加标回收率 | 第49-50页 |
·样品含量测定 | 第50页 |
3. 讨论 | 第50-51页 |
·检测波长的选择 | 第50页 |
·样品待测成分的提取 | 第50-51页 |
第四章 HPLC 法测定皮炎消冲剂中丹皮酚、黄芩苷的含量 | 第51-56页 |
1. 引言 | 第51页 |
2. 实验部分 | 第51-55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51页 |
·仪器 | 第51页 |
·试剂 | 第51页 |
·方法与结果 | 第51-55页 |
·供试品溶液制备 | 第51页 |
·对照品溶液制备 | 第51-52页 |
·色谱条件 | 第52-53页 |
·线性关系考察 | 第53页 |
·精密度 | 第53页 |
·稳定性 | 第53页 |
·重复性 | 第53-54页 |
·回收率试验 | 第54页 |
·样品含量测定 | 第54-55页 |
3 讨论 | 第55-56页 |
·检测波长的选择 | 第55页 |
·超声时间选择 | 第55页 |
·流动相的选择 | 第55-56页 |
第五章 HPLC 法复方生化颗粒中柚皮苷、橙皮苷的含量 | 第56-61页 |
1. 引言 | 第56页 |
2. 实验部分 | 第56-60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56页 |
·仪器 | 第56页 |
·材料试剂 | 第56页 |
·方法与结果 | 第56-60页 |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第56页 |
·样品溶液的制备 | 第56页 |
·色谱条件 | 第56-57页 |
·线性关系 | 第57页 |
·稳定性 | 第57-58页 |
·重复性 | 第58页 |
·精密度 | 第58-59页 |
·加样回收率试验 | 第59-60页 |
·样品含量测定 | 第60页 |
3. 讨论 | 第60-61页 |
·流动相的选择 | 第60页 |
·检测波长的选择 | 第60页 |
·提取溶剂的选择 | 第60页 |
·超声时间的选择 | 第60-61页 |
总结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