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2.1 磁静日电离层异常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2 电离层暴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3 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13-15页 |
§1.3.1 论文研究内容及框架 | 第13-14页 |
§1.3.2 论文研究成果 | 第14-15页 |
第二章 电离层理论及地球空间背景介绍 | 第15-27页 |
§2.1 引言 | 第15页 |
§2.2 电离层分层结构 | 第15-17页 |
§2.3 电离层背景 | 第17-22页 |
§2.3.1 光化学过程 | 第17-19页 |
§2.3.2 输运过程 | 第19-22页 |
§2.4 地球空间暴 | 第22-25页 |
§2.4.1 太阳扰动事件 | 第22-23页 |
§2.4.2 磁暴及其分类 | 第23-24页 |
§2.4.3 地磁参数 | 第24-25页 |
§2.4.4 行星际扰动 | 第25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5-27页 |
第三章 磁静日扰动统计分析 | 第27-43页 |
§3.1 引言 | 第27页 |
§3.2 数据分析方法 | 第27-30页 |
§3.3 磁静日扰动统计分析 | 第30-37页 |
§3.3.1 电离层 foF2 数据集 | 第30-32页 |
§3.3.2 电离层磁静日扰动持续时间 | 第32-33页 |
§3.3.3 电离层磁静日扰动日变化 | 第33-35页 |
§3.3.4 电离层磁静日扰动季节变化 | 第35-37页 |
§3.4 分析与讨论 | 第37-4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0-43页 |
第四章 中低纬地区电离层强暴的统计分析 | 第43-55页 |
§4.1 引言 | 第43页 |
§4.2 数据集与分析方法 | 第43-45页 |
§4.2.1 电离层数据 | 第43-44页 |
§4.2.2 电离层强暴的提取方法 | 第44页 |
§4.2.3 地磁数据 | 第44-45页 |
§4.3 统计结果 | 第45-50页 |
§4.3.1 太阳活动变化 | 第45页 |
§4.3.2 季节变化 | 第45-46页 |
§4.3.3 电离层暴的开始时间 | 第46-48页 |
§4.3.4 电离层暴开始时间与 MPO 的对应关系 | 第48-49页 |
§4.3.5 电离层暴相对于磁暴 MPO 的延迟时间 | 第49-50页 |
§4.4 分析与讨论 | 第50-5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第五章 磁静/磁暴期间电离层 foF2 扰动与震前扰动区别 | 第55-67页 |
§5.1 引言 | 第55页 |
§5.2 电离层扰动期间 foF2 变化 | 第55-61页 |
§5.2.1 2011 年 3 月电离层磁静日扰动 | 第56-57页 |
§5.2.2 2008 年 5 月汶川地震电离层异常 | 第57-59页 |
§5.2.3 2010 年 9 月重庆地震电离层异常 | 第59-61页 |
§5.3 电离层扰动空间分布 | 第61-64页 |
§5.3.1 电离层磁静日扰动空间变化 | 第61-62页 |
§5.3.2 汶川地震期间电离层扰动空间变化 | 第62-63页 |
§5.3.3 重庆地震期间电离层扰动空间变化 | 第63-64页 |
§5.4 电离层扰动时间分布 | 第64-65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结束语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7页 |
致谢 | 第77-79页 |
攻读硕士期间科研与发表论文情况 | 第79-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