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口外十二厅到绥远省建立--试探清末民初内蒙古西部建置变迁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一、 绪论 | 第11-13页 |
(一) 选题原因及意义 | 第11页 |
(二) 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三) 本文研究思路 | 第12-13页 |
二、 清代内蒙西部的移民概述 | 第13-22页 |
(一) 口外十二厅的范围 | 第13页 |
(二) 绥远地区的移民原因及类型 | 第13-22页 |
1. 绥远地区的移民原因 | 第13-15页 |
2. 绥远地区的移民类型和路线 | 第15-18页 |
3. 塞外移民的社会影响 | 第18-22页 |
三、 厅在绥远地区的设置 | 第22-36页 |
(一) 口外十二厅的设置及厅城 | 第22-31页 |
1. 归化城厅 | 第22-24页 |
2. 和林格尔厅 | 第24页 |
3. 托克托厅 | 第24-25页 |
4. 萨拉齐厅 | 第25页 |
5. 清水河厅 | 第25-27页 |
6. 宁远厅 | 第27-28页 |
7. 丰镇厅 | 第28页 |
8. 五原厅 | 第28页 |
9. 武川厅 | 第28-29页 |
10. 陶林厅 | 第29页 |
11.兴和厅 | 第29-30页 |
12.东胜厅 | 第30-31页 |
(二) 口外十二厅与祖籍地的异同 | 第31-33页 |
1. 田赋 | 第31-32页 |
2. 风俗 | 第32页 |
3. 物产 | 第32-33页 |
(三) 绥远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厅置异同 | 第33-36页 |
1. 东部地区的热河厅 | 第33-34页 |
2. 中部口北三厅 | 第34-36页 |
四、 绥远省的设立 | 第36-40页 |
(一) 民国初年的人口流动 | 第36-37页 |
(二) 绥远特别区的设立 | 第37-38页 |
(三) 绥远省的设置概况 | 第38-40页 |
五、 结语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附表 | 第44-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