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引言 | 第12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与选题意义 | 第12-22页 |
·粉煤灰综述 | 第12-16页 |
·粉煤灰的来源、性质及其环境危害 | 第12-14页 |
·粉煤灰综合利用现状 | 第14-15页 |
·粉煤灰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 第15-16页 |
·重金属废水的来源、特点及其危害 | 第16-19页 |
·镉的性质及其危害 | 第17页 |
·除 Cd~(2+)方法及其研究进展 | 第17-19页 |
·稀土材料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 第19-20页 |
·课题背景、研究意义及内容 | 第20-22页 |
·课题背景 | 第20页 |
·研究意义 | 第20-21页 |
·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22-26页 |
·实验仪器及试剂 | 第22页 |
·实验材料与分析方法 | 第22-26页 |
·粉煤灰的采样及预处理 | 第22-23页 |
·模拟废水的制备 | 第23页 |
·Cd~(2+)标准曲线的绘制及测定方法 | 第23页 |
·吸附实验 | 第23-24页 |
·实验工艺流程及实验方法 | 第24-26页 |
第三章 粉煤灰基稀土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工艺)研究 | 第26-34页 |
·粉煤灰活化工艺的现状 | 第26-28页 |
·碱处理粉煤灰基吸附剂制备工艺参数确定 | 第28-31页 |
·焙烧温度的影响 | 第28-29页 |
·助熔剂加入量及焙烧温度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 第29-30页 |
·助熔比一定时焙烧温度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 第30-31页 |
·粉煤灰基稀土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31-33页 |
·稀土掺杂量对粉煤灰基吸附剂性能的影响 | 第31-32页 |
·焙烧时间对粉煤灰基稀土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 第32页 |
·不同酸处理前后对粉煤灰基稀土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 第32-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四章 粉煤灰基稀土复合材料对模拟含 Cd~(2+)废水的吸附研究 | 第34-52页 |
·粉煤灰基稀土复合材料对模拟含 Cd~(2+)废水的实验研究 | 第34-38页 |
·溶液初始 pH 值的影响 | 第34-35页 |
·初始 Cd2+浓度的影响 | 第35-36页 |
·吸附时间及温度的影响 | 第36-37页 |
·Ce-Na_2CO_3-FA 吸附剂投加量的影响 | 第37-38页 |
·吸附过程研究 | 第38-47页 |
·吸附平衡和热力学研究 | 第38-43页 |
·吸附动力学研究 | 第43-45页 |
·吸附扩散机理 | 第45-46页 |
·吸附过程中的活化能(Ea)的计算 | 第46-47页 |
·粉煤灰中重金属元素的浸出特性研究 | 第47-49页 |
·浸出方法及 ICP-AES 分析条件 | 第4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7-49页 |
·共存离子的干扰研究 | 第49-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第五章 粉煤灰基稀土复合材料的表征及吸附机理探究 | 第52-59页 |
·粉煤灰成分分析 | 第52页 |
·粉煤灰颗粒级配分析 | 第52-53页 |
·吸附剂的 XRD 图谱分析 | 第53-54页 |
·形貌分析 | 第54页 |
·红外光谱分析 | 第54-55页 |
·粉煤灰基稀土复合材料与其表面 pH 的关系 | 第55-57页 |
·吸附机理探究 | 第57-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六章 经济技术分析及环境影响评价 | 第59-63页 |
·粉煤灰基稀土复合材料制备工艺 | 第59页 |
·经济效益分析 | 第59-61页 |
·粉煤灰基稀土复合材料的环境影响 | 第61页 |
·应用前景 | 第61-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七章 结论、创新性及建议 | 第63-65页 |
·结论 | 第63-64页 |
·创新性 | 第64页 |
·建议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主持、参与项目情况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