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引言 | 第8-9页 |
(二)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8页 |
(三) 研究的现状 | 第8页 |
(四) 研究方法与主要思路 | 第8-9页 |
第一章 湖南美术概况 | 第9-11页 |
第一节 湖南美术资源概况 | 第9-10页 |
第二节 湖南美术创作的分类和特点 | 第10-11页 |
第二章 湖南民间美术的骄傲——滩头木版年画 | 第11-19页 |
第一节 滩头木版年画兴起的原因 | 第11-13页 |
一、独特的楚湘文化为滩头木版年画风格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 第11-12页 |
二、丰饶的物质资源为滩头木版年画的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 第12-13页 |
三、畅通的销售渠道为滩头木版年画的发展、传播创造了有力条件 | 第13页 |
第二节 滩头木版年画的发展概况 | 第13-15页 |
第三节 滩头木版年画艺术的特点 | 第15-19页 |
一、构图饱满集中,对称均衡而又富有变化 | 第16页 |
二、造型古拙夸张,运用多种手法突出人物性格特点 | 第16-17页 |
三、线条洗练,细而挺拔,刚劲有力,流畅圆润 | 第17页 |
四、色彩艳丽,热烈奔放 | 第17-18页 |
五、滩头木版年画与四大年画的比较 | 第18-19页 |
第三章 滩头木版年画对湖南专业画家的影响 | 第19-24页 |
第一节 滩头木版年画对专业画家在学术研究上的影响 | 第19-21页 |
第二节 滩头木版年画对专业画家在绘画创作上的影响 | 第21-24页 |
第四章 滩头木版年画对隆回农民画创作的影响 | 第24-39页 |
第一节 隆回农民画概况 | 第24-31页 |
一、农民画的基本概念 | 第24-25页 |
二、隆回农民画的起源和发展 | 第25-27页 |
三、隆回农民画的艺术特点 | 第27-29页 |
1、以乡土生活和民俗民生为题材,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 第28页 |
2、构思新奇,想象自由,无拘无束 | 第28页 |
3、线条明快、形象生动,造型奇特 | 第28页 |
4、色彩强烈,有鲜明的地域特色 | 第28-29页 |
四、滩头木版年画和农民画在艺术形式上的差异 | 第29-31页 |
1、概念及社会功能上的差异 | 第29-30页 |
2、创作群体和创作环境的差异 | 第30页 |
3、制作流程和工艺上的差异 | 第30-31页 |
第二节 滩头木版年画对农民画辅导员的影响 | 第31-33页 |
第三节 滩头木版年画对农民画家的影响 | 第33-35页 |
第四节 滩头木版年画对绘画表现形式的影响和借鉴 | 第35-39页 |
一、画面布局上的借鉴 | 第35-36页 |
二、人物造型上的借鉴 | 第36-37页 |
三、色彩上的借鉴 | 第37-38页 |
四、题材上的借鉴 | 第38-39页 |
第五章 湖南民间绘画的发展现状及未来的发展之路 | 第39-51页 |
第一节 湖南民间绘画的发展现状及原因 | 第39-41页 |
一、生活方式的改变,促使民间绘画失去了原有的实用价值 | 第39-40页 |
二、民间绘画创作的局限性,导致它的受众群体范围受限 | 第40-41页 |
第二节 政府采取有效措施扶植民间艺术的发展 | 第41-42页 |
第三节 湖南民间绘画未来的发展之路 | 第42-46页 |
第四节 湖南民间绘画创新之路的思考 | 第46-51页 |
结语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后记 | 第54-55页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作品目录 | 第55-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