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制药化学工业论文--有机化合物药物的生产论文

重组枯草芽孢杆菌不对称还原产d-伪麻黄碱的研究

摘要第1-3页
Abstract第3-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6页
   ·手性化合物概述第8页
     ·手性化合物第8页
     ·手性化合物的制备第8页
   ·麻黄碱概述第8-10页
     ·麻黄碱简介第9页
     ·麻黄碱的应用第9页
     ·麻黄碱的生产方法与研究现状第9-10页
   ·枯草芽孢杆菌表达系统第10-13页
     ·枯草芽孢杆菌表达系统的特点第10-11页
     ·羰基还原酶基因mldh 在枯草芽孢杆菌中的密码子偏好性分析第11页
     ·枯草芽孢杆菌整合表达第11-13页
   ·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第13-16页
     ·已有研究基础第13页
     ·研究思路及研究意义第13-14页
     ·研究内容第14-16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16-28页
   ·材料第16-18页
     ·菌株与质粒第16-17页
     ·主要生化和分子生物学试剂第17页
     ·培养基第17页
     ·需配试剂溶液第17-18页
     ·主要设备和仪器第18页
   ·方法第18-28页
     ·Bacillus subtilis W6600 染色体DNA 的提取第18页
     ·常规分子生物学基因操作第18页
     ·基因的PCR 扩增第18页
     ·游离表达载体pHY300plk-PrpsD-mldh-TrpsD 的构建第18-19页
     ·整合表达载体pUC19-5E-pmt-loxpkan-3E 的构建第19-22页
     ·表达载体pHY300plk-PxylR-cre-trpsD 的构建第22页
     ·枯草芽孢杆菌化学感受态制备及转化第22-23页
     ·细胞裂解液的制备第23-24页
     ·SDS-PAGE 检测第24页
     ·重组菌生物转化反应及检测第24页
     ·游离表达菌株B. subtilis W6600 (pHY300plk-PrpsD-mldh-TrpsD)的构建第24页
     ·游离表达菌株B. subtilis W6600 (pHY300plk-PrpsD-mldh-TrpsD)全细胞不对称还原反应第24-25页
     ·整合表达菌株B. subtilis W6600 (5E-pmt-loxpkan-3E)的构建第25页
     ·枯草芽孢杆菌cre-loxp 系统的构建及整合表达菌株抗性基因的敲除第25-27页
     ·整合型菌株B. subtilis W6600 (5E-pmt-loxp-3E)全细胞不对称还原反应第27页
     ·游离表达菌株与整合型菌株的比较第27-28页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第28-44页
   ·游离表达菌株B. subtilis W6600 (pHY300plk-PrpsD-mldh-TrpsD)的构建及其全细胞不对称还原反应第28-33页
     ·载体pHY300plk-PrpsD-TrpsD 的构建第28页
     ·游离表达载体pHY300plk-PrpsD-mldh-TrpsD 的构建第28-29页
     ·游离表达菌株B. subtilis W6600 (pHY300plk-PrpsD-mldh-TrpsD)的鉴定第29-31页
     ·游离表达菌株B. subtilis W6600 (pHY300plk-PrpsD-mldh-TrpsD)全细胞不对称还原反应第31-33页
   ·整合表达菌株B. subtilis W6600 (5E-pmt-loxpkan-3E)的构建第33-37页
     ·载体pUC19-5E 的构建第33-34页
     ·载体pUC19-5E-3E 的构建第34页
     ·载体pUC19-5E-pmt-3E 的构建第34-35页
     ·整合表达载体pUC19-5E-pmt-loxpkan-3E 的构建第35页
     ·整合表达菌株B. subtilis W6600 (5E-pmt-loxpkan-3E)的鉴定第35-37页
   ·枯草芽孢杆菌cre-loxp 系统的构建及整合表达菌株抗性基因的敲除第37-40页
     ·载体pHY300plk-PxylR 的构建第37-38页
     ·表达载体pHY300plk-PxylR-cre-trpsD 的构建第38页
     ·枯草芽孢杆菌cre-loxp 系统的构建第38页
     ·整合表达菌株抗性基因的敲除第38-39页
     ·质粒pHY300plk-PxylR-cre-trpsD 的丢失第39-40页
   ·整合型菌株B. subtilis W6600 (5E-pmt-loxp-3E)全细胞不对称还原反应第40-41页
     ·葡萄糖浓度对整合型重组枯草芽孢杆菌全细胞生物转化的影响第40-41页
     ·底物MAK 浓度对整合型重组枯草芽孢杆菌全细胞生物转化的影响第41页
   ·游离表达菌株与整合型菌株的比较第41-44页
     ·生长曲线的测定第41-42页
     ·细胞回用次数的考察第42页
     ·转化过程中辅酶问题的考察第42-44页
主要结论与展望第44-46页
致谢第46-48页
参考文献第48-52页
附录第52-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蒸汽爆破法处理玉米芯半纤维素的研究
下一篇:光果甘草中光甘草定和甘草酸的同时提取工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