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匀激励磁场磁感应成像的改进反投影算法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17页 |
·引言 | 第9-10页 |
·磁感应成像技术简介 | 第10-11页 |
·MIT 成像原理 | 第10-11页 |
·磁感应成像的研究意义及应用 | 第11页 |
·MIT 逆问题介绍及国内外研究现状、难点问题 | 第11-14页 |
·MIT 逆问题 | 第11页 |
·MIT 算法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成像算法的研究难点 | 第13-14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7页 |
2 磁感应成像技术电磁理论基础 | 第17-25页 |
·磁感应成像正问题 | 第17-18页 |
·求解矢量磁位的解析解 | 第18-21页 |
·数学模型 | 第18页 |
·矢量磁位的边值问题 | 第18-19页 |
·分离变量法求通解 | 第19-20页 |
·待定系数的求解 | 第20-21页 |
·线圈感应电压分析 | 第21-24页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3 传统激励磁场的反投影算法 | 第25-33页 |
·断层成像技术 | 第25-26页 |
·反投影算法原理 | 第26-29页 |
·投影 | 第26-28页 |
·图像重建 | 第28-29页 |
·传统磁感应技术中的反投影算法介绍 | 第29-32页 |
·传统磁感应成像测量模型介绍 | 第29-30页 |
·传统磁感应成像技术反投影算法的基本思想 | 第30-31页 |
·传统磁感应成像技术反投影算法特点 | 第31-32页 |
·本章总结 | 第32-33页 |
4 均匀激励磁场的磁感应反投影成像及改进方法 | 第33-59页 |
·亥姆霍兹线圈的磁感应成像模型 | 第33-37页 |
·亥姆霍兹线圈结构及空间磁场分布 | 第33-35页 |
·亥姆霍兹线圈磁感应成像模型 | 第35-36页 |
·测量方式和数据的获得 | 第36-37页 |
·反投影仿真实现 | 第37-42页 |
·仿真模型及检测电压数据分析 | 第37-39页 |
·反投影算法实现过程及成像结果 | 第39-40页 |
·检测线圈个数和检测角度旋转步进对成像结果的影响 | 第40-42页 |
·改进的反投影算法 | 第42-57页 |
·混合加权法及其成像结果 | 第43-50页 |
·滤波反投影算法及其成像结果 | 第50-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5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59-71页 |
·仿真实验 | 第59-66页 |
·改变异物的位置 | 第59-61页 |
·改变异物的大小 | 第61-63页 |
·改变异物的数目 | 第63-64页 |
·噪声对成像的影响 | 第64-66页 |
·物理实验 | 第66-68页 |
·单目标物理实验模型成像 | 第66-67页 |
·双目标物理实验模型成像 | 第67-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71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71-73页 |
致谢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9页 |
附录: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