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海尔堪大神传奇》看锡伯族“海尔堪玛法”信仰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图表目录 | 第9-10页 |
绪论 | 第10-15页 |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相关理论研究 | 第11-12页 |
·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 第12-13页 |
·创新与不足 | 第13-15页 |
1 《海尔堪大神传奇》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 | 第15-25页 |
·锡伯族先民族群的生活环境 | 第15-20页 |
·地理位置及自然环境 | 第15-18页 |
·资源状况及生计方式 | 第18-20页 |
·锡伯族先民的社会生产 | 第20-22页 |
·渔猎生活 | 第20-21页 |
·畜牧业生产 | 第21-22页 |
·农业生产 | 第22页 |
·社会组织 | 第22-25页 |
·氏族 | 第23页 |
·部落与部落联盟 | 第23-25页 |
2 马在《海尔堪大神传奇》中的特殊作用 | 第25-34页 |
·锡伯族先民对马的认识 | 第25页 |
·锡伯族先民对马的驯养 | 第25-26页 |
·马对征战及部落统一的作用 | 第26页 |
·马对锡伯族先民生活的作用 | 第26-29页 |
·马作为交通工具的使用 | 第27页 |
·马促进了游猎民族游艺竞技的发展 | 第27-28页 |
·马为游猎民族的生计方式提供了可能 | 第28-29页 |
·“马神”海尔堪形象的塑造 | 第29-34页 |
·“马神”就是“马跋” | 第29页 |
·“马跋”升华成“马神” | 第29-31页 |
·海尔堪玛法 | 第31-34页 |
3 海尔堪玛法信仰的生成机制 | 第34-43页 |
·海尔堪玛法生成的物质内核 | 第34-37页 |
·锡伯族早期社会的自然生境 | 第34-35页 |
·锡伯族早期社会的部落组织 | 第35-37页 |
·海尔堪玛法生成的社会内核 | 第37-40页 |
·父权制取代母系制 | 第37-39页 |
·父系氏族制度下的锡伯族 | 第39-40页 |
·海尔堪玛法生成的精神内核 | 第40-43页 |
·锡伯族早期社会的家族观念 | 第40-41页 |
·男祖先崇拜与首领崇拜 | 第41-43页 |
4 对《海尔堪大神传奇》的文本分析与解读 | 第43-54页 |
·《海尔堪大神传奇》的神话发生分析 | 第43-45页 |
·《海尔堪大神传奇》的神话母题分析 | 第45-50页 |
·《海尔堪大神传奇》的神话形象分析 | 第50-52页 |
·《海尔堪大神传奇》的神话情节分析 | 第52-54页 |
结语:对少数民族史诗研究中研究视角的思考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致谢 | 第60-6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