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前言 | 第10-18页 |
·厌氧生物处理技术 | 第10-12页 |
·废水厌氧生物处理技术的基本原理 | 第10-11页 |
·废水厌氧生物处理技术的历史发展 | 第11-12页 |
·厌氧消化过程的微生物学 | 第12-14页 |
·厌氧消化过程的微生物 | 第12-13页 |
·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 第13-14页 |
·厌氧消化微生物的研究现状 | 第14页 |
·ABR 反应器 | 第14-18页 |
·ABR 反应器的工作原理 | 第14-15页 |
·ABR 反应器的工艺特点 | 第15页 |
·ABR 反应器的酸化现象及常规的恢复方法 | 第15-18页 |
2. 实验研究的背景、目的、内容和方法 | 第18-21页 |
·实验研究背景 | 第18-19页 |
·研究的目的及内容 | 第19页 |
·实验技术路线 | 第19-21页 |
3 回流对 ABR 反应器启动过程中污染物去除效果和微生物种群的影响 | 第21-4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1-29页 |
·实验装置 | 第21页 |
·实验方法 | 第21-22页 |
·常规数据分析方法 | 第22页 |
·有机酸的分析方法 | 第22-23页 |
·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 | 第23-26页 |
·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PCR-DGGE) | 第26-2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9-42页 |
·两个反应器 COD 去除率的比较 | 第29-30页 |
·两个反应器 pH 的比较 | 第30-31页 |
·两个反应器有机酸的比较 | 第31-33页 |
·回流对颗粒污泥形态特征的影响 | 第33-34页 |
·回流对微生物群落变化的影响 | 第34-37页 |
·利用 PCR-DGGE 技术解析回流对微生物种群结构的影响 | 第37-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4. ABR 反应器酸化及其影响 | 第44-58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4-46页 |
·实验装置 | 第44页 |
·实验方法 | 第44-45页 |
·分析方法 | 第45-4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6-57页 |
·BES 对反应器运行过程 COD 去除率、pH 值及有机酸的影响 | 第46-48页 |
·BES 对 ABR 反应器内微生物相对丰度的影响 | 第48-50页 |
·BES 对 ABR 反应器内真细菌种群结构的影响 | 第50-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5. 三种不同恢复方法的对比试验 | 第58-63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58-60页 |
·实验装置 | 第58页 |
·实验方法 | 第58-59页 |
·分析方法 | 第59-6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0-62页 |
·恢复过程中 COD 变化情况 | 第60-61页 |
·pH 值的变化情况 | 第61页 |
·恢复过程中有机酸的变化 | 第61-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6 结论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2页 |
附录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