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流变阻尼器力学性能与减振控制方法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1 绪论 | 第9-18页 |
| ·前言 | 第9-10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第10-15页 |
| ·磁流变液 | 第10-11页 |
| ·磁流变阻尼器结构及性能 | 第11-13页 |
| ·磁流变阻尼器控制方法 | 第13-15页 |
| ·磁流变阻尼器工程应用 | 第15-16页 |
|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 2 磁流变阻尼器响应性 | 第18-31页 |
| ·响应机理 | 第18-24页 |
| ·磁流变液 | 第18-19页 |
| ·机构柔性 | 第19-22页 |
| ·控制电磁路 | 第22-24页 |
| ·响应试验与求解方法 | 第24-28页 |
| ·响应试验 | 第24-26页 |
| ·求解方法 | 第26-28页 |
| ·试验结果分析 | 第28-30页 |
| ·电流的影响 | 第28-29页 |
| ·速度的影响 | 第29-30页 |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 3 磁流变阻尼器励磁线圈缠绕方法优化 | 第31-42页 |
| ·磁场的基本理论 | 第31-33页 |
| ·磁场中常用物理量 | 第31-32页 |
| ·磁路的基本定律 | 第32-33页 |
| ·缠绕方法对磁场的影响 | 第33-38页 |
| ·磁场与力学性能的关系 | 第33-34页 |
| ·单励磁线圈的磁场分布 | 第34-37页 |
| ·两励磁线圈的磁场分布 | 第37-38页 |
| ·缠绕方法对响应时间的影响 | 第38-41页 |
| ·两励磁线圈串联 | 第39-40页 |
| ·两励磁线圈并联 | 第40-41页 |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 4 新型磁流变阻尼器设计与制造 | 第42-55页 |
| ·阻尼器设计 | 第42-50页 |
| ·整体结构 | 第42-44页 |
| ·各零部件 | 第44-50页 |
| ·装配制造 | 第50-54页 |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 5 磁流变阻尼器性能试验分析 | 第55-72页 |
| ·性能试验 | 第55-57页 |
| ·试验原理 | 第55页 |
| ·试验装置 | 第55-57页 |
| ·试验方法 | 第57-59页 |
| ·力学性能分析 | 第59-68页 |
| ·无控制电流 | 第59-63页 |
| ·有控制电流 | 第63-68页 |
| ·响应时间分析 | 第68-71页 |
| ·电流的影响 | 第69页 |
| ·速度的影响 | 第69-71页 |
|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 6 磁流变阻尼器减振控制 | 第72-81页 |
| ·斜拉索—磁流变阻尼器系统振动模型 | 第72-75页 |
| ·系统运动方程 | 第72-74页 |
| ·振动面内阻尼力分布 | 第74页 |
| ·磁流变阻尼器力学模型 | 第74-75页 |
| ·控制算法 | 第75-79页 |
| ·PID 控制算法 | 第75-76页 |
| ·BP 神经网络 PID 控制算法 | 第76-79页 |
| ·BP 神经网络 PID 控制器设计 | 第79-80页 |
| ·振动控制过程 | 第80页 |
|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 7 总结与展望 | 第81-83页 |
| ·全文总结 | 第81-82页 |
| ·工作展望 | 第82-83页 |
| 参考文献 | 第83-88页 |
| 在学研究成果 | 第88-89页 |
| 致谢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