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可靠性模型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13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7-8页 |
·研究历史与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软件可靠性模型研究历史 | 第8-9页 |
·国外软件可靠性研究现状 | 第9页 |
·国内软件可靠性模型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0页 |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0-13页 |
第2章 软件可靠性概述 | 第13-19页 |
·软件可靠性的定义 | 第13页 |
·软件可靠性影响因素 | 第13-15页 |
·软件可靠性指标 | 第15-17页 |
·软件可靠性与硬件可靠性的区别 | 第17-18页 |
·小结 | 第18-19页 |
第3章 可靠性分析数学基础 | 第19-27页 |
·常见随机变量与分布 | 第19-21页 |
·常见离散分布 | 第19-20页 |
·常见连续分布 | 第20-21页 |
·常用的随机过程 | 第21-23页 |
·马尔可夫过程 | 第21-22页 |
·泊松过程 | 第22页 |
·非齐次泊松过程 | 第22-23页 |
·常用的参数估计方法 | 第23-25页 |
·最小二乘法 | 第23页 |
·最大似然估计法 | 第23-24页 |
·贝耶斯估计 | 第24-25页 |
·小结 | 第25-27页 |
第4章 软件可靠性模型概述 | 第27-35页 |
·软件可靠性建模思想 | 第27页 |
·软件可靠性建模基本问题 | 第27-28页 |
·软件可靠性模型特点 | 第28-29页 |
·软件可靠性模型分类 | 第29页 |
·比较标准 | 第29-30页 |
·评价技术 | 第30-33页 |
·小结 | 第33-35页 |
第5章 经典软件可靠性模型 | 第35-45页 |
·随机过程类模型 | 第35-42页 |
·Jelinski-Moranda模型 | 第35-37页 |
·Goel-Okumoto模型 | 第37-39页 |
·Musa模型 | 第39-42页 |
·非随机过程类模型 | 第42-44页 |
·Littlewood-Verrall模型 | 第42-43页 |
·Nelson模型 | 第43页 |
·Seeding模型 | 第43-44页 |
·小结 | 第44-45页 |
第6章 考虑两类相关故障的软件可靠性模型 | 第45-55页 |
·引言 | 第45-46页 |
·模型建立步骤 | 第46-47页 |
·考虑两类相关故障的软件可靠性模型 | 第47-53页 |
·软件失效数据收集与分析 | 第47-48页 |
·模型基于的基本假设 | 第48页 |
·数学描述 | 第48-50页 |
·模型参数估计 | 第50-51页 |
·模型仿真 | 第51-53页 |
·小结 | 第53-55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55-57页 |
致谢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