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VM理论的基础设计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致谢 | 第7-10页 |
| 插图清单 | 第10-11页 |
| 表格清单 | 第11-12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7页 |
| ·论文研究的时代背景 | 第12页 |
| ·VM 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 第12-13页 |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3-14页 |
| ·本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4-17页 |
| ·研究目的 | 第14页 |
| ·研究意义 | 第14-17页 |
| 第二章 工程建设领域中价值管理的概念分析 | 第17-27页 |
| ·价值管理与价值工程 | 第17-19页 |
| ·价值管理的定义 | 第17-18页 |
| ·VM 和 VE 的区别和联系 | 第18-19页 |
| ·价值管理的基本原理 | 第19-20页 |
| ·价值管理各基本要素的关系 | 第19页 |
| ·价值提升途径 | 第19-20页 |
| ·价值管理的工作程序 | 第20-21页 |
| ·研究对象的选择和资料收集 | 第21-22页 |
| ·研究对象的选择 | 第21页 |
| ·资料收集 | 第21-22页 |
| ·功能分析和评价 | 第22-24页 |
| ·功能分类 | 第22页 |
| ·功能整理和分析 | 第22-24页 |
| ·功能评价 | 第24页 |
| ·功能价值计算与分析 | 第24-25页 |
| ·功能价值计算 | 第24-25页 |
| ·价值分析 | 第25页 |
| ·方案创造与方案评价 | 第25-27页 |
| ·方案创造 | 第25页 |
| ·方案评价 | 第25-27页 |
| 第三章 某大型地质资料库桩基方案的 VM 研究 | 第27-37页 |
| ·工程概况和地质资料 | 第27-28页 |
| ·工程概况 | 第27页 |
| ·地质资料 | 第27-28页 |
| ·方案创造 | 第28页 |
| ·方案评价 | 第28-35页 |
| ·三种桩基方案特点分析 | 第28-31页 |
| ·承载力比较 | 第31-32页 |
| ·功能分析和评分 | 第32-34页 |
| ·成本分析 | 第34-35页 |
| ·价值系数计算 | 第35页 |
| ·小结 | 第35-37页 |
| 第四章 某高层建筑基础方案的 VM 研究 | 第37-58页 |
| ·工程概况 | 第37-38页 |
| ·方案创造 | 第38页 |
| ·筏板基础 | 第38页 |
| ·箱型基础 | 第38页 |
| ·桩基础 | 第38页 |
| ·宏观研究与初步筛选 | 第38页 |
| ·JCCAD 软件简介 | 第38-40页 |
| ·人工处理地基筏板基础计算 | 第40-44页 |
| ·确定地基处理的方法 | 第40页 |
| ·沉降和配筋计算 | 第40-44页 |
| ·桩—承台基础计算 | 第44-50页 |
| ·荷载选择 | 第44-45页 |
| ·桩计算 | 第45-50页 |
| ·工期比较 | 第50页 |
| ·筏板基础成本计算 | 第50-53页 |
| ·斯维尔三维算量和清单计价软件简介 | 第50页 |
| ·筏板建模 | 第50-51页 |
| ·筏板工程量计算 | 第51-52页 |
| ·筏板基础造价 | 第52-53页 |
| ·桩—承台基础成本计算 | 第53-56页 |
| ·桩-承台建模 | 第53-54页 |
| ·桩-承台基础工程量计算 | 第54页 |
| ·桩—承台基础造价 | 第54-56页 |
| ·小结 | 第56-58页 |
| ·运用 VM 对两种基础方案综合比较 | 第56-57页 |
| ·人工地基处理的其他方法 | 第57-58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8-61页 |
| ·本文结论 | 第58-59页 |
| ·展望 | 第59-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