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3页 |
·引言 | 第9-10页 |
·国内外发展现状及展望 | 第10-11页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1-13页 |
第2章 电力负荷预测基础知识介绍 | 第13-20页 |
·引言 | 第13页 |
·预测步骤 | 第13-14页 |
·相关智能预测方法 | 第14-16页 |
·神经网络模型 | 第14页 |
·专家系统方法 | 第14-15页 |
·优选组合预测方法 | 第15-16页 |
·基于模糊推理的预测方法 | 第16-19页 |
·模糊集合 | 第16页 |
·模糊推理 | 第16-18页 |
·模糊预测基本方法 | 第18-19页 |
·小结 | 第19-20页 |
第3章 一种基于局部聚类和模糊推理的短期电力负荷预测算法 | 第20-28页 |
·引言 | 第20页 |
·算法的主要思想和步骤 | 第20-21页 |
·地区电力负荷曲线的特点及预测时间的分区 | 第21-22页 |
·区段负荷预测子模型的建立 | 第22-26页 |
·各区段局部预测模型输入属性特征的选择 | 第22-24页 |
·基于部分属性有监督聚类的局部典型负荷模式提取 | 第24-26页 |
·聚类结果的模糊规则表示 | 第26页 |
·基于模糊规则推理的区段负荷预测 | 第26-27页 |
·基于评估反馈的模型参数优化方案 | 第27页 |
·小结 | 第27-28页 |
第4章 仿真实验与分析 | 第28-35页 |
·引言 | 第28页 |
·实验数据选择与实验计划 | 第28-29页 |
·实验数据选择 | 第28-29页 |
·实验计划 | 第29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29-34页 |
·实验结果 | 第29-31页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31-34页 |
·小结 | 第34-35页 |
第5章 结论 | 第35-37页 |
·总结 | 第35页 |
·优势与局限性 | 第35页 |
·展望 | 第35-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0页 |
附录 | 第40-4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43-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作者简介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