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煤炭气化工业论文--气化工艺论文--煤气净制论文

半焦负载Zn/Mn/Cu吸附剂的硫化动力学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1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及课题选择第11-29页
   ·课题背景第11-12页
   ·中高温煤气吸附剂的研究现状第12-21页
     ·单金属氧化物吸附剂第12-17页
       ·氧化锌吸附剂第12-13页
       ·氧化铁吸附剂第13-14页
       ·氧化钙吸附剂第14-15页
       ·氧化铜吸附剂第15-16页
       ·氧化锰吸附剂第16页
       ·氧化铈吸附剂第16-17页
     ·复合金属氧化物吸附剂的研究第17-21页
       ·铁酸锌吸附剂的研究第18-19页
       ·钛酸锌吸附剂的研究第19-20页
       ·其它复合吸附剂的研究第20-21页
   ·吸附剂的常用制备方法第21-23页
     ·浸渍法第21-22页
     ·机械混合法第22页
     ·溶胶凝胶法第22页
     ·沉淀法第22-23页
     ·熔融法第23页
   ·吸附剂脱硫过程中的气氛效应第23-24页
     ·H_2的影响第23-24页
     ·H_2O的影响第24页
     ·含炭气体的影响第24页
     ·H_2S的影响第24页
   ·吸附剂硫化动力学研究第24-27页
     ·未反应收缩核模型第25页
     ·粒子模型第25-26页
     ·改良收缩核模型第26页
     ·等效粒子模型第26-27页
   ·课题选择及研究内容第27-29页
第二章 实验部分第29-33页
   ·吸附剂的制备第29页
   ·实验药品及吸附剂代码第29-30页
     ·主要试剂及原料第29-30页
     ·吸附剂型号代码第30页
   ·实验设备与仪器第30-31页
     ·实验设备第30-31页
     ·实验仪器第31页
   ·吸附剂的评价第31-33页
第三章 Zn/Mn/Cu吸附剂在H_2S/N_2气氛中的硫化动力学第33-61页
   ·实验条件第33页
   ·ZOSC和Z20SC吸附剂硫化性能的比较第33-34页
   ·锌基吸附剂硫化性能的比较第34-35页
   ·动力学实验条件选择第35-38页
     ·外扩散的消除第36页
     ·内扩散的消除第36-37页
     ·H_2S浓度对吸附剂转化率的影响第37-38页
   ·硫化动力学第38-58页
     ·Z20SC吸附剂的硫化动力学第40-45页
     ·Z20M4SC吸附剂的硫化动力学第45-49页
     ·Z20C6SC吸附剂的硫化动力学第49-54页
     ·Z20M4C6SC吸附剂的硫化动力学第54-58页
   ·小结第58-61页
第四章 Zn/Mn/Cu吸附剂在混合气氛中的硫化动力学第61-83页
   ·实验条件第61页
   ·吸附剂硫化性能的比较第61-62页
   ·硫化动力学第62-81页
     ·Z20SC吸附剂的硫化动力学第62-66页
     ·Z20M4SC吸附剂的硫化动力学第66-71页
     ·Z20C6SC吸附剂的硫化动力学第71-75页
     ·Z20M4C6SC吸附剂的硫化动力学第75-81页
   ·小结第81-83页
第五章 总结与建议第83-85页
   ·总结第83-84页
   ·建议第84-85页
符号说明第85-87页
参考文献第87-97页
致谢第97-9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99页

论文共9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氧化铁/褐煤半焦中高温煤气脱硫剂再生行为及动力学研究
下一篇:柳林3~#煤的超分子构建及分子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