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7页 |
·课题研究背景 | 第8-12页 |
·廉租住宅户内空间适应性研究的必要性 | 第8-9页 |
·建国以来我国的住宅建设情况 | 第9-11页 |
·廉租住宅 | 第11-12页 |
·研究的选题目的和意义 | 第12-14页 |
·研究目的 | 第12-13页 |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论文框架 | 第16-17页 |
第2章 国内外廉租房相关研究与实践 | 第17-30页 |
·国外公共住宅设计理念和实践 | 第17-24页 |
·日本“公营住宅” | 第17-21页 |
·新加坡“组屋” | 第21-22页 |
·美国“公共住房” | 第22-24页 |
·国外研究现状的启示 | 第24页 |
·国内的理论研究现状和实践成果 | 第24-28页 |
·理论研究现状 | 第24-26页 |
·内地发达城市廉租住房及发展现状 | 第26-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30页 |
第3章 北京市的廉租房发展状况及空间适应性调研 | 第30-52页 |
·北京市廉租房发展历程及相关规定 | 第30-32页 |
·北京市廉租房发展历程 | 第30页 |
·北京市廉租房配租规定和相关建设标准 | 第30-32页 |
·北京市廉租房建设现状 | 第32-37页 |
·北京市早期廉租房项目 | 第33-34页 |
·北京市新建廉租房项目 | 第34-37页 |
·北京市廉租房居住现状走访调研----京城仁和小区 | 第37-44页 |
·项目简要介绍 | 第37-39页 |
·案例一之核心家庭 | 第39-40页 |
·案例二之中老年夫妇家庭 | 第40-41页 |
·案例三之残疾老人家庭 | 第41页 |
·案例四之三代同堂家庭 | 第41-42页 |
·京城仁和廉租住房调研结果的分析 | 第42-44页 |
·北京市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需求调研及分析 | 第44-50页 |
·调研对象选取 | 第44-45页 |
·入户访谈 | 第45-49页 |
·低收入家庭对居住需求的总结 | 第49-50页 |
·北京市廉租房调研结果的分析与启示 | 第50-52页 |
第4章 北京市廉租房户内空间适应性设计影响因素 | 第52-73页 |
·廉租房户内空间适应性研究中注意的问题 | 第52-54页 |
·快速形成产业化 | 第52-53页 |
·住户参与设计 | 第53页 |
·适应家庭结构变化 | 第53页 |
·满足人的生理尺度和心理尺度 | 第53-54页 |
·单元空间 | 第54-65页 |
·卧室 | 第54-58页 |
·餐厅 | 第58-60页 |
·厨房 | 第60-62页 |
·卫生间 | 第62-64页 |
·起居室 | 第64-65页 |
·组合空间 | 第65-68页 |
·居寝合一 | 第65-66页 |
·居餐寝合一 | 第66-67页 |
·餐厨合一 | 第67-68页 |
·廉租房室内空间适应性设计方法总结 | 第68-72页 |
·空间的多用性和空间的共用性 | 第69-70页 |
·设备管道的集中布置 | 第70页 |
·功能空间的置换 | 第70-71页 |
·户型轮廓与面积恒定,改变功能布局 | 第71-72页 |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第5章 廉租住宅室内空间适应性的设计探讨 | 第73-93页 |
·设计的依据 | 第73页 |
·设计的原则 | 第73-75页 |
·廉租房设计“适应性”原则 | 第73-74页 |
·组织便捷、合理的交通流线 | 第74-75页 |
·良好的采光通风条件 | 第75页 |
·节能、节地原则 | 第75页 |
·廉租房室内空间适应性设计实例分析---以 2008 年全国保障型住房设计竞赛获奖方案为例 | 第75-83页 |
·案例一:《平凡一生》---可变的住宅设计 | 第76-79页 |
·案例二:持续可居性基本住宅 | 第79-83页 |
·廉租房室内空间适应性设计项目尝试 | 第83-92页 |
·案例现状分析 | 第83-85页 |
·案例现状问题归纳分析 | 第85-86页 |
·空间适应性设计改造案例展示 | 第86-92页 |
·本章小结 | 第92-93页 |
第6章 结语 | 第93-95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 | 第93-94页 |
·北京市廉租房室内空间设计未来发展方向的展望 | 第94-95页 |
致谢 | 第95-96页 |
参考文献 | 第96-99页 |
·书籍文献 | 第96-97页 |
·硕士、博士学位论文、期刊论文 | 第97-99页 |
附录 | 第99页 |
附录 1:攻读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情况及获奖情况 | 第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