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中文文摘 | 第4-7页 |
目录 | 第7-9页 |
绪论 | 第9-11页 |
第一章 选题意义与研究综述 | 第11-25页 |
第一节 选题意义与价值 | 第11-13页 |
第二节 催眠综述 | 第13-17页 |
第三节 Stroop效应研究综述 | 第17-20页 |
第四节 Stroop范式下催眠研究综述 | 第20-25页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 第25-31页 |
第一节 基本概念 | 第25-26页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第26-29页 |
第三节 研究假设 | 第29-31页 |
第三章 实验一 焦虑与放松状态对Stroop效应的影响 | 第31-39页 |
第一节 引言 | 第31页 |
第二节 被试 | 第31-32页 |
第三节 实验仪器与材料 | 第32-34页 |
第四节 实验设计与程序 | 第34页 |
第五节 数据处理 | 第34-35页 |
第六节 结果 | 第35-37页 |
第七节 讨论 | 第37-39页 |
第四章 实验二 清醒与放松状态对Stroop效应的影响 | 第39-45页 |
第一节 引言 | 第39页 |
第二节 被试 | 第39页 |
第三节 实验仪器与材料 | 第39-40页 |
第四节 实验设计与程序 | 第40页 |
第五节 数据处理 | 第40页 |
第六节 结果 | 第40-42页 |
第七节 讨论 | 第42-45页 |
第五章 实验三 任务暗示语对Stroop效应的影响 | 第45-51页 |
第一节 引言 | 第45页 |
第二节 被试 | 第45页 |
第三节 实验仪器与材料 | 第45-46页 |
第四节 实验设计与程序 | 第46页 |
第五节 数据处理 | 第46-47页 |
第六节 结果 | 第47-49页 |
第七节 讨论 | 第49-51页 |
第六章 总讨论 | 第51-55页 |
第一节 理论性总结 | 第51-53页 |
第二节 实验操作总结 | 第53页 |
第三节 改进 | 第53-55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55-57页 |
附录1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63-65页 |
致谢 | 第65-67页 |
个人简历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