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缩略词 | 第1-8页 |
中文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1 引言 | 第12-34页 |
·棉花遗传图谱以及 QTL 定位研究进展 | 第12-18页 |
·棉花遗传图谱构建 | 第12-16页 |
·棉花衣分和品质性状的 QTL 定位进展 | 第16-18页 |
·棉花纤维的形成 | 第18-25页 |
·棉纤维的发育过程 | 第18-19页 |
·棉纤维发育的细胞学研究进展 | 第19-23页 |
·棉纤维发育的生理生化研究进展 | 第23-25页 |
·棉花染色体片段导入系 | 第25-31页 |
·染色体片段导入系的概念及特点 | 第25-26页 |
·染色体片段导入系的构建原理及过程 | 第26-27页 |
·染色体片段导入的类型 | 第27-29页 |
·染色体片段导入在 QTL 定位中的优点 | 第29-31页 |
·棉花染色体片段导入系在育种中的应用 | 第31-33页 |
·用于品种改良和选育强优势杂交种 | 第31-32页 |
·杂种优势机理的研究 | 第32页 |
·有利等位基因的发现与鉴定 | 第32-33页 |
·扩大遗传变异,导入优良性状 | 第33页 |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33-34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34-41页 |
·棉花衣分和品质性状的 QTL 定位 | 第34-38页 |
·试验材料和田间种植 | 第34页 |
·试验方法 | 第34-38页 |
·不同衣分 CSILs 纤维初始发育特征分析 | 第38-39页 |
·供试材料 | 第38页 |
·取样 | 第38-39页 |
·扫描电镜观察、计数与数据分析 | 第39页 |
·不同衣分 CSILs 纤维初始发育部分生理生化指标分析 | 第39-40页 |
·供试材料 | 第39页 |
·取样 | 第39-40页 |
·胚珠可溶性蛋白质、过氧化物酶、IAA 氧化酶的提取与活性测定 | 第40页 |
·不同衣分 CSILs 成熟纤维特征分析 | 第40-41页 |
·供试材料 | 第40页 |
·试验方法 | 第40-41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41-61页 |
·不同 CSILs 衣分相关性状表现 | 第41页 |
·分子遗传图谱构建与 QTL 定位结果 | 第41-46页 |
·亲本及 F2群体性状表现 | 第41-43页 |
·F2群体性状相关性分析 | 第43页 |
·多态性筛选及标记基因型分析 | 第43页 |
·分子遗传图谱构建 | 第43-44页 |
·衣分、纤维品质 QTL 在分子遗传图谱上的位置 | 第44-46页 |
·不同衣分 CSILs 纤维初始发育的扫描电镜观察 | 第46-57页 |
·纤维突起情况 | 第46-51页 |
·纤维伸长情况 | 第51-54页 |
·胚珠不同部位纤维突起密度和伸长密度比较 | 第54页 |
·相关性分析与灰色关联度分析 | 第54-57页 |
·不同衣分 CSILs 部分生理生化指标分析 | 第57-59页 |
·胚珠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变化 | 第57页 |
·胚珠可溶性过氧化物酶(POD)含量的变化 | 第57-58页 |
·胚珠可溶性 IAA 氧化酶含量的变化 | 第58-59页 |
·不同衣分 CSILs 成熟纤维特征分析 | 第59-60页 |
·衣分构成性状性状考察结果 | 第59-60页 |
·相关性分析与灰色关联度分析 | 第60页 |
·纤维初始发育时期特征和成熟纤维特征对衣分的通径分析 | 第60-61页 |
4 讨论 | 第61-65页 |
·作图群体与 QTL 定位 | 第61-62页 |
·纤维初始发育时期扫描电镜观察 | 第62-63页 |
·纤维初始发育时期部分生理生化分析 | 第63-64页 |
·衣分构成性状与衣分的关系 | 第64页 |
·不同 CSILs 系衣分高低的可能原因 | 第64-65页 |
5 结论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