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绪论 | 第9-11页 |
1 朱光潜 《诗论》 的思想渊源 | 第11-14页 |
·朱光潜 《诗论》 的中国渊源 | 第11-12页 |
·朱光潜 《诗论》 的西方渊源 | 第12-14页 |
2 朱光潜 《诗论》 诗学理论的核心三要素 | 第14-24页 |
·情趣 | 第14-16页 |
·意象 | 第16-18页 |
·诗境 | 第18-24页 |
·“隔” 与 “不隔” 和 “显” 与 “隐” | 第21-22页 |
·“有我之境” 与 “无我之境” 和 “同物之境” 与 “超物之境” | 第22-24页 |
3 朱光潜 《诗论》 诗学理论的方法 | 第24-37页 |
·移花接木 | 第24-32页 |
·《诗论》 中生理学的应用 | 第24-28页 |
·《诗论》 中心理学的应用 | 第28-32页 |
·中西融通、中西互证 | 第32-37页 |
·以西释中 | 第33-34页 |
·以中格西 | 第34-35页 |
·揉和中西——表现说 | 第35-37页 |
4 朱光潜 《诗论》 诗学理论方法的当代意义与启示 | 第37-42页 |
·事实与学理并重 | 第37页 |
·贡献与启示 | 第37-42页 |
结束语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第47-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