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5页 |
·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12-15页 |
·能源、气候、低碳经济 | 第12-13页 |
·旧建筑的延续使用 | 第13-14页 |
·建筑地域文化的挖掘——既有、旧建筑保留的文化价值 | 第14页 |
·可持续理念、建筑节能生态 | 第14-15页 |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5-19页 |
·促进建筑节能,缓解能源短缺 | 第15-16页 |
·减少“温室效应”,保护大气环境 | 第16-17页 |
·改善室内热环境,提高热舒适程度 | 第17-18页 |
·指导建筑设计实践,实现可持续发展 | 第18-1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9-23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9-22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22-23页 |
·研究的内容、方法和主要路线 | 第23-24页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2章 青岛历史建筑概述及其气候特征 | 第25-32页 |
·青岛地区建筑概述 | 第25-28页 |
·开埠前的历史变迁 | 第25-26页 |
·德人入侵前(1897 年以前)的建筑遗留概况 | 第26-27页 |
·德国占领时期(1897 年—1914 年)的城市建筑 | 第27-28页 |
·早期的城市与建筑 | 第28-29页 |
·建筑技术 | 第29页 |
·青岛气候特征 | 第29-30页 |
·地理位置与面积 | 第29页 |
·气候 | 第29-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2页 |
第3章 地域性热工理论与实践 | 第32-38页 |
·查尔斯·柯里亚“形式追随气候” | 第32-34页 |
·“形式追随气候”的概念及背景介绍 | 第32-33页 |
·形式、功能、气候三者的关系 | 第33-34页 |
·杨经文“梅纳拉大厦” | 第34-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第4章 对旧建筑围护结构热工特性的分析 | 第38-67页 |
·青岛市建筑物耗热量指标 | 第38-42页 |
·青岛地区建筑物节能计算用气象参数 | 第38页 |
·青岛市建筑热工设计一般规定 | 第38-42页 |
·实验用的仪器及原理 | 第42-44页 |
·实验用的仪器 | 第42-43页 |
·实验原理简述 | 第43-44页 |
·实验场地 | 第44-45页 |
·实验过程及数据分析 | 第45-48页 |
·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权衡判断 | 第48-54页 |
·可以采取的节能改造措施 | 第54-57页 |
·节能改造后建筑节能计算分析 | 第57-62页 |
·节能改造成本测算 | 第62-66页 |
·成本测算依据 | 第62页 |
·成本测算方法 | 第62-66页 |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5章 对建筑热工设计的启示 | 第67-88页 |
·建筑能耗分析 | 第67-71页 |
·建筑体形对建筑能耗的影响 | 第67-69页 |
·建筑物的朝向对建筑能耗的影响 | 第69页 |
·建筑物的窗墙比对建筑能耗的影响 | 第69-70页 |
·建筑物的热惰性对建筑能耗的影响 | 第70-71页 |
·建筑规划节能技术 | 第71-73页 |
·建筑选址与布局 | 第71页 |
·建筑物风环境优化设计 | 第71-72页 |
·建筑体型优化设计 | 第72-73页 |
·建筑间距优化设计 | 第73页 |
·建筑朝向的优化设计 | 第73页 |
·利用绿化改善热环境 | 第73页 |
·围护结构的节能技术 | 第73-74页 |
·外墙保温节能技术 | 第73-74页 |
·节能外窗技术 | 第74页 |
·室内热环境与人体舒适感 | 第74-75页 |
·旧建筑的保护与更新 | 第75-87页 |
·“欧人监狱”的基本情况 | 第75-76页 |
·项目提出的背景 | 第76-77页 |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 第77-78页 |
·建设方案 | 第78-82页 |
·投资估算 | 第82-86页 |
·项目社会效益评价 | 第86-87页 |
·本章小结 | 第87-88页 |
结论 | 第88-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工作 | 第92-93页 |
致谢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