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2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13页 |
·研究的背景 | 第11-12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2-1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风险管理研究的现状 | 第13-16页 |
·车辆安全管理研究的现状 | 第16-17页 |
·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第17-18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文章的创新点 | 第18页 |
·研究的基本方法 | 第18-21页 |
·定性分析方法 | 第19页 |
·半定量分析方法 | 第19页 |
·定量分析方法 | 第19-20页 |
·模糊综合评估方法 | 第20-21页 |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二章 部队车辆安全管理与风险管理 | 第22-35页 |
·车辆安全管理基本理论 | 第22-27页 |
·车辆安全管理基本概念 | 第22-23页 |
·车辆事故的致因理论 | 第23-25页 |
·车辆事故的防止理论 | 第25-27页 |
·风险管理基本理论 | 第27-34页 |
·风险管理基本概念 | 第27-30页 |
·风险管理的理论体系 | 第30-31页 |
·风险管理的程序 | 第31-32页 |
·风险管理技术框架 | 第32-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三章 部队车辆风险辨识与车辆风险等级全息模型 | 第35-52页 |
·部队车辆风险辨识 | 第35-38页 |
·部队车辆风险辨识的概念 | 第35页 |
·部队车辆风险辨识的过程 | 第35-37页 |
·部队车辆风险辨识的依据 | 第37-38页 |
·车辆风险辨识的方法 | 第38-43页 |
·核查表法 | 第39页 |
·系统分解法 | 第39页 |
·流程图 | 第39页 |
·头脑风暴法 | 第39-40页 |
·专家访问法 | 第40页 |
·德尔菲法 | 第40页 |
·情景构建法 | 第40-41页 |
·等级全息建模法 | 第41-43页 |
·部队车辆风险等级全息模型 | 第43-51页 |
·利用框架指导采集信息 | 第43-44页 |
·HHM 模型的建立 | 第44-49页 |
·部队车辆风险因素之间关联分析 | 第49-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四章 部队车辆风险的过滤、评级 | 第52-69页 |
·方法原则 | 第52-53页 |
·部队车辆风险的过滤、评级 | 第53-68页 |
·通过等级全息建模辨识部队车辆风险情景(阶段Ⅰ) | 第53页 |
·基于见识、时间域和决策制定水平的情景过滤(阶段Ⅱ) | 第53-54页 |
·双准则风险评级过滤(阶段Ⅲ) | 第54-59页 |
·多重标准过滤(阶段Ⅳ) | 第59-61页 |
·定量化评级(阶段Ⅴ) | 第61-65页 |
·风险的处理(阶段Ⅵ) | 第65-66页 |
·灵活处理过滤掉的风险情景(阶段Ⅶ) | 第66-68页 |
·运作反馈(阶段Ⅷ) | 第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五章 实践应用 | 第69-75页 |
·任务车辆风险分析及对策 | 第69-72页 |
·风险识别 | 第69-71页 |
·风险分级 | 第71-72页 |
·制定风险应对措施 | 第72页 |
·长途驾驶风险管理效果 | 第72页 |
·RFRM 风险管理方法的实施步骤 | 第72-74页 |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第六章 结束语 | 第75-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1页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81-82页 |
附录A 部队车辆安全风险过滤问卷调查表 | 第82-83页 |
附录A 续部队车辆安全风险过滤问卷调查表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