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第一章 近代安全保障义务制度的源流 | 第12-20页 |
一、问题的提出—不作为侵权行为案例分析 | 第12-14页 |
二、安全保障义务的产生与发展 | 第14-17页 |
(一) 安全保障义务的概念 | 第14页 |
(二) 德国法上的一般安全注意义务的产生与发展 | 第14-15页 |
(三) 英美法上的有限作为义务 | 第15-17页 |
三、我国的安全保障义务制度的演变 | 第17-20页 |
(一) 从司法解释到侵权责任法 | 第17-18页 |
(二) 评价 | 第18-20页 |
第二章 违反安全保障义务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 | 第20-29页 |
一、归责原则的涵义 | 第20页 |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确立的归责原则 | 第20-21页 |
(一) 法条解读 | 第20-21页 |
(二) 过错责任原则和严格责任原则的理论基础 | 第21页 |
三、违反安全保障义务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 | 第21-23页 |
(一) 学界关于违反安全保障义务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的争论 | 第21-22页 |
(二) 适用过错推定原则的理由 | 第22-23页 |
四、违反安全保障义务侵权责任归责原则演进之猜想 | 第23-29页 |
(一) 问题的提出 | 第23-24页 |
(二) 由两个案例引发的思考 | 第24-27页 |
(三) 用“损害分散”的思维实现“更优平衡” | 第27-29页 |
第三章 违反安全保障义务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 | 第29-36页 |
一、过错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 | 第29-30页 |
二、违反安全保障义务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 | 第30-36页 |
(一) 行为人实施了违反安全保障义务的行为 | 第30-31页 |
(二) 安全保障义务的权利人的法益受到损害 | 第31-32页 |
(三) 损害事实与违反安全保障义务行为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 第32-36页 |
第四章 违反安全保障义务侵权责任的承担 | 第36-40页 |
一、违反安全保障义务侵权责任的责任形态 | 第36-37页 |
(一) 自己责任 | 第36页 |
(二) 替代责任 | 第36-37页 |
(三) 补充责任 | 第37页 |
二、对安全保障义务人补充责任的质疑 | 第37-39页 |
三、第三人介入时安全保障义务人责任之重构 | 第39-40页 |
结论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