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引言 | 第6-7页 |
第一章 大历诗坛与谢灵运 | 第7-14页 |
第一节 大历诗歌中的谢灵运 | 第7-11页 |
第二节 大历诗论对谢灵运的评价 | 第11-14页 |
第二章 大历诗人接受谢灵运的社会思想基础 | 第14-20页 |
第一节 谢灵运生活的时代特征 | 第15-16页 |
第二节 大历时期的社会文化环境 | 第16-18页 |
第三节 诗人所处相似的社会文化背景 | 第18-20页 |
第三章 大历诗人与谢灵运的心灵沟通 | 第20-30页 |
第一节 怀恋往日之情结 | 第20-22页 |
第二节 远离政治之渴望 | 第22-25页 |
第三节 怀才不遇之嗟叹 | 第25-30页 |
第四章 大历诗歌对谢诗的继承与超越 | 第30-45页 |
第一节 共同的主题与情感内容 | 第30-35页 |
一、忧国哀民与感伤迷惘 | 第30-33页 |
二、山水描绘与心灵慰籍 | 第33-35页 |
第二节 诗歌技巧的发展 | 第35-40页 |
一、诗歌体式发展 | 第35-38页 |
二、情景交融演进 | 第38-40页 |
第三节 审美追求的提升 | 第40-45页 |
一、情高韵远的境界 | 第40-42页 |
二、清新秀丽的风格 | 第42-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后记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