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转投资法律制度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4页 |
·选题背景与理论意义 | 第9页 |
·文献综述与研究的切入点 | 第9-12页 |
·国外对于转投资法律制度的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国内对于转投资法律制度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研究思路与分析方法 | 第12页 |
·文章结构与预期创新点 | 第12-14页 |
第2章 公司转投资的一般分析 | 第14-25页 |
·转投资概念的界定 | 第14-16页 |
·公司转投资相关问题的厘清 | 第16-17页 |
·转投资的主体是否能包含公司以外的其他类型的企业 | 第16页 |
·公司债权投资行为可否列入转投资的范围 | 第16-17页 |
·公司转投资行为是否以长期投资和参与经营为必要 | 第17页 |
·公司转投资与相关法律概念的区别 | 第17-19页 |
·公司转投资与公司债权投资 | 第17-18页 |
·公司转投资与公司合并 | 第18页 |
·公司转投资与公司分立 | 第18-19页 |
·转投资的特征和分类 | 第19-21页 |
·转投资的特征 | 第19-20页 |
·转投资的分类 | 第20-21页 |
·转投资的功能和流弊 | 第21-25页 |
·转投资的功能 | 第21-22页 |
·转投资的流弊 | 第22-25页 |
第3章 我国公司转投资立法的变迁分析 | 第25-40页 |
·旧公司法对于转投资的严格限制模式 | 第25-29页 |
·旧公司法严格限制模式的剖析 | 第25-26页 |
·旧公司法严格限制模式的成因 | 第26-29页 |
·我国现行公司法转投资制度的理念基础 | 第29-31页 |
·价值取向的权衡从追求公平到追求效率 | 第29-30页 |
·资本制度的变革从资本信用到资产信用 | 第30-31页 |
·我国现行公司法在转投资规定上的主要突破 | 第31-33页 |
·转投资法律制度对传统公司法理念的革新 | 第33-36页 |
·对传统公司资本真实原则的挑战 | 第33-34页 |
·加速了传统公司越权原则的变迁 | 第34-35页 |
·对传统公司治理结构的冲击 | 第35-36页 |
·我国新公司法对转投资规定的缺陷 | 第36-40页 |
·对转投资决策确定机构规定的模糊性 | 第36-37页 |
·对违反公司转投资规定法律后果的理性反思 | 第37-38页 |
·关于公司转投资配套法律制度规定的缺失 | 第38-40页 |
第4章 完善我国公司转投资制度的学理探讨 | 第40-53页 |
·转投资基本内核的厘清 | 第40-45页 |
·转投资主体资格的合法性与正当性问题 | 第40-41页 |
·转投资对象的确定范围 | 第41-43页 |
·转投资行为的决策机构 | 第43-44页 |
·违反转投资行为规范的法律责任 | 第44-45页 |
·转投资目标公司中小股东利益的法律保护 | 第45-49页 |
·强化目标公司控制股东和董事的诚信义务 | 第46-47页 |
·完善目标公司关联交易信息披露制度 | 第47-48页 |
·完善股东诉讼制度 | 第48-49页 |
·公司转投资中债权人利益的法律保护 | 第49-51页 |
·细化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 | 第49-50页 |
·引入深石原则 | 第50-51页 |
·对国有企业转投资适用特殊规制的思考 | 第51-53页 |
结论 | 第53-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