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民网络参与问题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7页 |
| 目录 | 第7-10页 |
| 1 绪论 | 第10-18页 |
| ·选题背景和研究目的 | 第10-12页 |
| ·选题背景 | 第10页 |
| ·研究目的 | 第10-12页 |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6页 |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3-16页 |
| ·理论工具和研究方法 | 第16页 |
| ·创新点 | 第16-18页 |
| 2 公民网络参与的一般性分析 | 第18-24页 |
| ·公民网络参与的基本概述 | 第18-21页 |
| ·公民网络参与的概念 | 第18-19页 |
| ·公民网络参与的特征 | 第19-20页 |
| ·公民网络参与的价值取向 | 第20-21页 |
| ·公民网络参与的形式 | 第21-22页 |
| ·公民网络参与的作用 | 第22-24页 |
| ·满足公民直接参政议政的政治权利 | 第22-23页 |
| ·降低政府收集民意的行政成本 | 第23页 |
| ·改善公众与地方政府的关系 | 第23-24页 |
| 3 我国公民网络参与中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24-33页 |
| ·我国公民网络参与的现状 | 第24-27页 |
| ·我国公民网络参与的发展历程 | 第24-26页 |
| ·我国公民网络参与的具体实践 | 第26-27页 |
| ·我国公民网络参与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27-29页 |
| ·网络参与行为不理性的问题 | 第27-28页 |
| ·网络参与者的利益表达不平衡的问题 | 第28页 |
| ·网络参与被人恶意利用的问题 | 第28-29页 |
| ·我国公民网络参与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9-33页 |
| ·公民网络参与的主体能力不足 | 第29-30页 |
| ·公民网络参与的代表性缺失 | 第30-31页 |
| ·网络参与技术容易被操纵 | 第31页 |
| ·国公民网络参与的相关法律不完备 | 第31-33页 |
| 4 完善我国公民网络参与的对策建议 | 第33-41页 |
| ·有效地增强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能力 | 第33-35页 |
| ·倡导建立文明的网络政治文化 | 第33-34页 |
| ·培育公民的政治责任意识 | 第34-35页 |
| ·提高公民的网络道德素养和自我约束力 | 第35页 |
| ·提高我国公民网络参与的主体代表性 | 第35-38页 |
| ·科学地配置网络参与主体的比例 | 第35-36页 |
| ·加强对公民的网络知识普及 | 第36-37页 |
| ·注重公民网络参与和其他参与途径的配合 | 第37-38页 |
| ·打造健康有序的公民网络参与平台 | 第38-39页 |
| ·建立健全公民网络参与的法律保障 | 第39-41页 |
| 5 结论 | 第41-42页 |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 致谢 | 第44-45页 |
| 个人简历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