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水利工程论文--水能利用、水电站工程论文--水电站建筑与设备论文--运转、管理论文

风险控制在水电厂安全管理中应用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1章 绪论第10-16页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第10-12页
     ·研究背景第10-11页
     ·研究意义第11-12页
   ·国内外水电厂安全管理方式的现状第12-14页
     ·国外的水电安全管理现状第12页
     ·国内的水电安全管理现状第12-14页
     ·国内外安全管理现状的评价第14页
   ·论文研究内容第14-16页
第2章 风险及安全控制理论第16-28页
   ·风险的含义及分类第16-20页
     ·风险的含义第16-17页
     ·风险的分类第17页
     ·风险的特征第17-18页
     ·风险管理第18页
     ·风险管理程序第18页
     ·风险管理工具第18-19页
     ·风险原因及控制手段第19-20页
   ·安全管理的基本理论第20-27页
     ·能量释放理论第20-21页
     ·轨迹交叉理论第21-23页
     ·事故连锁理论第23页
     ·事故致因理论第23-24页
     ·系统安全理论第24-25页
     ·事故预防理论第25页
     ·安全管理学理论第25-26页
     ·安全经济学理论第26-27页
     ·安全行为学原理第27页
   ·本章小结第27-28页
第3章 引滦局水电厂安全风险分析第28-39页
   ·安全风险识别的概述第28-33页
     ·危险源第28-29页
     ·危险源的分类第29-30页
     ·安全风险识别与范围第30页
     ·风险识别的依据第30页
     ·风险识别的技术与方法第30-32页
     ·风险评估第32-33页
   ·引滦局水电厂风险源分析第33-35页
     ·引滦局水电厂设备风险源分析第33-34页
     ·引滦局水电厂人员风险源分析第34-35页
     ·引滦局水电厂管理风险源分析第35页
   ·安全风险评估第35-38页
     ·基于蝴蝶结模型的安全风险评估第35-36页
  3 3.2 基于风险矩阵的风险评估第36-38页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4章 引滦局水电厂安全管理模式第39-48页
   ·引滦局水电厂安全管理模式第39-40页
     ·现在的安全管理模式第39页
     ·安全管理模式的改进第39-40页
   ·安全管理方式改革第40-42页
     ·组织结构的改变第40-42页
     ·运行值班方式的改进第42页
   ·基于因果分析理论技术培训改进第42-44页
     ·因果分析概述第42-43页
     ·因果分析应用实例第43-44页
   ·应用A3理论的事故分析方法第44-45页
     ·A3管理方法综述第44页
     ·实例分析第44-45页
   ·人员培训的改进建议第45-47页
     ·引滦局水电厂人员培训方式第45-46页
     ·运行人员培训方式的改进建议第46-47页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5章 引滦局水电厂应急预案的完善第48-54页
   ·应急预案对安全的作用第48-49页
     ·应急机制概念第48页
     ·引滦局水电厂应急预案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第48-49页
   ·采用PDCA理论的应急预案第49-50页
     ·PDCA循环法理论基础第49-50页
     ·PDCA与应急预案体系的关系第50页
   ·安全应急机制的改进措施第50-52页
     ·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文件体系第50-51页
     ·运用PDCA循环完善应急预案管理体系第51-52页
   ·引滦局水电厂机组黑启动应急机制的完善第52-53页
     ·组织机构及职责第52页
     ·危险源监控第52-53页
     ·应急措施执行第53页
     ·水电机组黑启动主要风险因素第53页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6章 引滦局水电厂的安全文化建设第54-61页
   ·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性第54-55页
     ·生产安全管理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第54页
     ·安全文化建设是企业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第54-55页
     ·消除生产安全管理工作的缺陷第55页
   ·基于杜邦安全管理理念的企业安全文化第55-57页
     ·杜邦安全理念第55页
     ·杜邦的安全管理经验第55-57页
   ·引滦局水电厂的安全文化建设第57-60页
     ·引滦局水电厂的安全文化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第57页
     ·加强水电厂的安全文化建设措施及建议第57-60页
   ·本章小结第60-61页
第7章 结论及展望第61-63页
   ·结论第61页
   ·展望第61-63页
参考文献第63-6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第67-68页
致谢第68-69页
作者简介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创伤与复原--《土生子》中比格·托马斯的创伤性解读
下一篇:凝视权力的牺牲品—分析《问题的核心》中的斯考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