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绪论 | 第8-10页 |
一、 清代关于堕胎的刑事立法及其性质 | 第10-14页 |
(一) 唐代至明代堕胎相关规定述略 | 第10-11页 |
(二) 清代关于堕胎的刑事立法 | 第11-12页 |
(三) 清代关于堕胎刑事立法的性质 | 第12-14页 |
二、 清末修律中堕胎罪的立法演变 | 第14-20页 |
(一) 清末修律中堕胎罪立法的内容 | 第14-18页 |
1. 《大清刑律草案》关于堕胎罪的规定 | 第14-16页 |
2. 《修正刑律草案》关于堕胎罪的规定 | 第16-17页 |
3. 《大清现行刑律》关于堕胎罪的规定 | 第17页 |
4. 《大清新刑律》关于堕胎罪的规定 | 第17-18页 |
(二) 清末修律中堕胎罪立法对清代规定的发展 | 第18-20页 |
1. 理论基础的发展 | 第18页 |
2. 罪名和刑罚体系的演进 | 第18页 |
3. 立法内容的变化 | 第18-20页 |
三、 民国时期堕胎罪的立法演变 | 第20-25页 |
(一) 民国时期堕胎罪立法的内容 | 第20-23页 |
1. 《暂行新刑律》对堕胎罪的规定 | 第20-21页 |
2. 旧刑法对堕胎罪的规定 | 第21-22页 |
3. 新刑法对堕胎罪的规定 | 第22-23页 |
(二) 民国时期堕胎罪立法对清末修律中堕胎罪规定的发展 | 第23-25页 |
1. 立法内容的显著变化 | 第23页 |
2. 法律解释方式的继承发展 | 第23-24页 |
3. 立法技术的日臻成熟 | 第24-25页 |
四、 堕胎罪立法发展的社会适应性 | 第25-30页 |
(一) 宗教因素对堕胎罪立法的限制 | 第26页 |
(二) 经济因素对堕胎罪立法的作用 | 第26-27页 |
(三) 政治因素对堕胎罪立法的影响 | 第27页 |
(四) 生育节制等社会运动对堕胎罪立法的替代作用 | 第27-28页 |
(五) 妇女自主意识觉醒对堕胎罪立法的制约 | 第28页 |
(六) 道德风气对堕胎罪立法的阻遏 | 第28-30页 |
五、 结语 | 第30-33页 |
(一) 晚清民国堕胎罪立法对礼法结合指导思想的背离 | 第30-31页 |
(二) 晚清民国堕胎罪立法在本土理论方面的欠缺 | 第31页 |
(三) 晚清民国堕胎罪立法对社会需求的忽视 | 第31-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5页 |
谢辞 | 第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