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谢 | 第1-6页 |
| 中文摘要 | 第6-8页 |
| ABSTRACT | 第8-12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2-32页 |
| ·选题背景 | 第12-13页 |
| ·桥梁及铁路典型震害分析 | 第13-17页 |
| ·土与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和人工边界的研究现状 | 第17-23页 |
| ·土与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研究现状 | 第17-20页 |
| ·动力人工边界研究现状 | 第20-23页 |
| ·桥梁结构地震响应分析的研究现状 | 第23-25页 |
| ·大跨桥梁地震多点输入问题的研究现状 | 第25-28页 |
| ·地震荷载作用下车桥系统响应的研究现状 | 第28-30页 |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30-32页 |
| 第2章 多源集中粘弹性人工边界 | 第32-43页 |
| ·引言 | 第32-33页 |
| ·粘弹性动力人工边界 | 第33-35页 |
| ·多源集中粘弹性人工边界及实现 | 第35-36页 |
| ·算例 | 第36-41页 |
| ·偏心荷载源作用下人工边界区域内的动力响应 | 第36-37页 |
| ·二维内源问题中多点作用下结构动力反应 | 第37-38页 |
| ·三维内源问题中多点作用下结构动力反应 | 第38-40页 |
| ·散射问题算例 | 第40-41页 |
| ·小结 | 第41-43页 |
| 第3章 地震波斜入射下大跨高墩连续梁桥地震响应分析 | 第43-71页 |
| ·引言 | 第43页 |
| ·多点激励方程 | 第43-44页 |
| ·基于粘弹性人工边界地震波的输入 | 第44-53页 |
| ·P波斜入射下等效应力计算 | 第46-50页 |
| ·SV波斜入射下等效应力计算 | 第50-53页 |
| ·连续多跨高墩桥地震波斜入射下动力响应分析 | 第53-69页 |
| ·桥梁布置及墩、梁截面尺寸 | 第53-54页 |
| ·SV波斜入射下整桥动力响应分析 | 第54-63页 |
| ·P波斜入射下整桥动力响应分析 | 第63-69页 |
| ·本章小结 | 第69-71页 |
| 第4章 地震波斜入射下三维连续刚构桥地震响应及参数影响分析 | 第71-142页 |
| ·引言 | 第71页 |
| ·基于粘弹性人工边界三维模型地震动斜入射等效力的推导 | 第71-80页 |
| ·SV波斜入射下等效应力计算 | 第71-75页 |
| ·P波斜入射下等效应力计算 | 第75-79页 |
| ·三维波动斜入射输入方法的验证 | 第79-80页 |
| ·连续大跨高墩连续钢构桥地震波斜入射下动力响应分析 | 第80-140页 |
| ·桥梁布置及墩、梁截面尺寸 | 第80-84页 |
| ·P波斜入射下桥梁的动力响应分析 | 第84-113页 |
| ·SV波斜入射下连续刚构桥动力响应分析 | 第113-140页 |
| ·本章小结 | 第140-142页 |
| 第5章 地震和列车竖向荷载作用下桥梁动力响应分析 | 第142-160页 |
| ·引言 | 第142-143页 |
| ·地震作用下地基-桥梁-列车系统计算模型的建立 | 第143-147页 |
| ·列车荷载及桥梁的模拟 | 第143-144页 |
| ·轮轨接触模拟 | 第144-145页 |
| ·考虑多点激励及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车-桥动力系统的建立 | 第145-147页 |
| ·地震作用下车桥系统动力响应分析 | 第147-158页 |
| ·不考虑地震作用下桥梁动力响应分析 | 第148-153页 |
| ·地震波斜入射下桥梁动力响应分析 | 第153-158页 |
| ·小结 | 第158-160页 |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60-162页 |
| ·主要结论 | 第160-161页 |
| ·后续工作展望 | 第161-1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162-171页 |
| 作者简历 | 第171-173页 |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