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8页 |
引言 | 第8-9页 |
一、挪用公款罪侵犯的客体和犯罪对象 | 第9-14页 |
(一) 挪用公款罪的犯罪客体 | 第10-12页 |
(二) 挪用公款罪的犯罪对象 | 第12-14页 |
二、挪用公款罪的客观方面 | 第14-23页 |
(一) “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的理解和认定 | 第15-17页 |
(二) “超过三个月未还”的理解和认定 | 第17-18页 |
(三) 挪用公款罪“数额”的认定 | 第18-21页 |
(四) “非法活动”和“营利活动”的认定 | 第21-23页 |
三、挪用公款罪的犯罪主体 | 第23-30页 |
(一) 国家工作人员范围的界定 | 第23-26页 |
(二) 准国家工作人员范围的界定 | 第26-30页 |
四、挪用公款罪的主观方面 | 第30-32页 |
(一) 挪用公款的罪过因素 | 第30-31页 |
(二) 挪用公款的犯罪目的 | 第31-32页 |
五、挪用公款罪的犯罪形态 | 第32-41页 |
(一) 共同犯罪 | 第32-36页 |
(二) 挪而未用是未遂还是既遂 | 第36-38页 |
(三) 挪用公款罪的罪数形态 | 第38-41页 |
六、挪用公款罪的司法认定 | 第41-47页 |
(一) 挪用公款罪的罪与非罪的界限 | 第41-44页 |
(二) 挪用公款罪与其他犯罪的界限 | 第44-47页 |
七、挪用公款罪的立法完善 | 第47-53页 |
(一)将“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修改为挪作个人使用 或者供其他单位使用 | 第48-49页 |
(二)公款的具体使用用途不应成为挪用公款罪的构成 要件 | 第49-51页 |
(三)挪用公款的数额和挪用时间应作为挪用公款罪犯 罪构成的必要要件 | 第51-52页 |
(四)将“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修改为“情节 特别严重的”,增设财产刑 | 第52-53页 |
结语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