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3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3-21页 |
| ·安全协议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3-15页 |
| ·安全协议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18-21页 |
| 第2章 安全协议及形式化分析方法概述 | 第21-35页 |
| ·安全协议 | 第21-26页 |
| ·安全协议的概念 | 第21页 |
| ·安全协议的分类 | 第21-22页 |
| ·安全协议的攻击 | 第22-25页 |
| ·安全协议的设计准则 | 第25-26页 |
| ·安全协议的形式化分析方法 | 第26-30页 |
| ·形式化分析方法概述 | 第26-29页 |
| ·形式化分析方法的发展趋势 | 第29-30页 |
| ·串空间理论基础 | 第30-34页 |
| ·基本概念 | 第30-32页 |
| ·“正确性”概念 | 第32-33页 |
| ·攻击者模型 | 第33页 |
| ·理想和诚实 | 第33-34页 |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 第3章 Yahalom-Paulson协议的形式化分析 | 第35-41页 |
| ·Yahalom-Paulson协议 | 第35页 |
| ·Yahalom-Paulson协议的安全性分析 | 第35-39页 |
| ·Yahalom-Paulson协议的串空间模型 | 第35-36页 |
| ·Yahalom-Paulson协议的保密性 | 第36-37页 |
| ·Yahalom-Paulson协议的认证性 | 第37-39页 |
| ·Yahalom-Paulson协议的攻击及改进 | 第39-40页 |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 第4章 CCITTX.509(3)协议的形式化分析 | 第41-48页 |
| ·CCITTX.509(3)协议 | 第41页 |
| ·CCITTX.509(3)协议的安全性分析 | 第41-45页 |
| ·CCITTX.509(3)协议的串空间模型 | 第41-42页 |
| ·CCITTX.509(3)协议的保密性 | 第42-43页 |
| ·CCITTX.509(3)协议的认证性 | 第43-45页 |
| ·CCITTX.509(3)协议的攻击及改进 | 第45-46页 |
|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 第5章 串空间理论的扩展及无线网络安全协议研究 | 第48-66页 |
| ·扩展的串空间理论 | 第49-51页 |
| ·Server-specific MAKEP协议研究 | 第51-56页 |
| ·Server-specific MAKEP协议及其缺陷 | 第52-53页 |
| ·一个新的双向认证和密钥交换协议及形式化分析 | 第53-56页 |
| ·传感器网络加密协议的研究 | 第56-65页 |
| ·节点间密钥协商协议及形式化分析 | 第57-61页 |
| ·改进的节点间密钥协商协议及形式化分析 | 第61-65页 |
| ·小结 | 第65-66页 |
| 第6章 串空间理论的扩展及Ad hoc网络安全路由协议研究 | 第66-81页 |
| ·扩展的串空间理论 | 第66-67页 |
| ·“正确性”概念的扩展 | 第66-67页 |
| ·攻击者模型的扩展 | 第67页 |
| ·Ad hoc网络安全路由协议 | 第67-74页 |
| ·路由协议的分类 | 第68-69页 |
| ·常见的路由攻击 | 第69-71页 |
| ·几种典型的Ad hoc网络安全路由协议 | 第71-74页 |
| ·ARAN协议的形式化分析 | 第74-78页 |
| ·发起和响应节点一致性证明 | 第76-77页 |
| ·中间节点一致性证明 | 第77-78页 |
| ·一个新的安全路由协议及形式化分析 | 第78-80页 |
| ·eARAN协议 | 第78页 |
| ·eARAN协议的形式化分析 | 第78-80页 |
| ·小结 | 第80-81页 |
| 第7章 群组密钥协商协议研究 | 第81-103页 |
| ·引言 | 第81-82页 |
| ·基于身份的群组密钥协商协议 | 第82-85页 |
| ·双线性映射 | 第83-84页 |
| ·HTK协议 | 第84页 |
| ·HTK协议的安全分析 | 第84-85页 |
| ·常数轮的认证群组密钥协商协议 | 第85-93页 |
| ·DB协议 | 第86-91页 |
| ·DB协议存在的攻击 | 第91-93页 |
| ·一个新的认证群组密钥协商协议及形式化分析 | 第93-101页 |
| ·EDB协议 | 第93-98页 |
| ·EDB协议的形式化分析 | 第98-101页 |
| ·EDB协议的效率分析 | 第101页 |
| ·小结 | 第101-103页 |
| 结论与展望 | 第103-105页 |
| 致谢 | 第105-106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6-117页 |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1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