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切寓言世界的构成
| 中文摘要 | 第1-3页 |
| Abstract | 第3-6页 |
| 绪论 | 第6-10页 |
| 一、库切的生平与创作 | 第6-7页 |
| 二、库切寓言的研究现状 | 第7-9页 |
| 三、本文的立论基础及创新 | 第9-10页 |
| 第一章 库切寓言世界的生成 | 第10-21页 |
| 第一节 西方语境下"寓言"理论的发展 | 第10-15页 |
| 一、传统寓言理论的发展 | 第10-13页 |
| 二、现代寓言理论的产生 | 第13-15页 |
| 第二节 库切寓言的后殖民背景 | 第15-20页 |
| 一、关于"后殖民" | 第16-17页 |
| 二、后殖民背景下的边缘身份与复义书写 | 第17-20页 |
|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 第二章 库切寓言世界的叙事策略 | 第21-33页 |
| 第一节 互文形式与寓言本质 | 第21-25页 |
| 一、什么是互文 | 第21-22页 |
| 二、《福》:与《鲁滨逊漂流记》的互文 | 第22-23页 |
| 三、与卡夫卡的互文作为寓言的升华 | 第23-25页 |
| 第二节 符号化的主人公 | 第25-29页 |
| 第三节 叙述视角的转换 | 第29-31页 |
| 一、受限的叙述视角 | 第29-30页 |
| 二、隐蔽的叙述声音 | 第30-31页 |
| 本章小结 | 第31-33页 |
| 第三章 库切寓言世界的深层内涵 | 第33-41页 |
| 第一节 感受边缘,对抗中心 | 第33-35页 |
| 一、边缘身份之痛 | 第33-34页 |
| 二、"无根"的焦虑 | 第34-35页 |
| 第二节 表现孤独 | 第35-40页 |
| 一、现实层面的孤独体验 | 第36-38页 |
| 二、精神层面的无归属感 | 第38-40页 |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 结语 | 第41-43页 |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 致谢 | 第45-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