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5页 |
Abstract | 第15-19页 |
导论 | 第19-50页 |
第一节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第19-21页 |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 | 第21-30页 |
一、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第21-24页 |
二、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第24-30页 |
第三节 理论预设 | 第30-42页 |
一、制度主义理论分析 | 第30-33页 |
二、理论假设 | 第33-42页 |
第四节 研究框架 | 第42-47页 |
一、论文框架和思路 | 第42-44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44-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50页 |
第一章 国际制度与制度化动力分析 | 第50-132页 |
第一节 国际制度研究 | 第51-55页 |
一、国际制度概念的界定 | 第51-54页 |
二、国际制度的来源 | 第54-55页 |
第二节 制度化概论 | 第55-62页 |
一、制度化含义 | 第55-58页 |
二、制度化分类 | 第58-59页 |
三、制度化衡量 | 第59-62页 |
第三节 制度化的动力分析:理性选择和社会建构动力的比较 | 第62-97页 |
一、制度化的元理论分析 | 第64-66页 |
二、出发逻辑 | 第66-67页 |
三、路径比较分析 | 第67-70页 |
四、关键要素比较 | 第70-94页 |
五、制度化维持与变迁 | 第94-97页 |
第四节 理性选择和社会建构各自的优缺点 | 第97-108页 |
一、纯粹理性选择的弊端 | 第98-101页 |
二、社会建构因素的弥补 | 第101-104页 |
三、建构主义的缺陷 | 第104-108页 |
第五节 两种动力的融合 | 第108-130页 |
一、理念取向的趋同 | 第108-109页 |
二、核心观念的通约 | 第109-114页 |
三、国际关系中对两种因素的容纳 | 第114-117页 |
四、融合点:论证逻辑下的国家社会化 | 第117-130页 |
本章小结 | 第130-132页 |
第二章 战略性社会建构动力下的制度化 | 第132-156页 |
第一节 战略性社会建构动力分析 | 第134-139页 |
一、战略性社会建构动力内涵分析 | 第134-136页 |
二、战略性社会建构动力下的国家学习行为分析 | 第136-139页 |
第二节 战略性社会建构制度化的过程 | 第139-147页 |
一、制度规范的兴起 | 第139-142页 |
二、制度规范的普及 | 第142-144页 |
三、制度规范的内化 | 第144-145页 |
四、制度化变迁和维持 | 第145-147页 |
第三节 战略性社会建构动力下的问题和假设 | 第147-154页 |
本章小结:国际社会中的制度逻辑 | 第154-156页 |
第三章 跨大西洋安全关系制度化分析(一):冷战时期 | 第156-204页 |
第一节 二战后欧美的安全环境 | 第156-157页 |
第二节 欧美制度化动力分析 | 第157-173页 |
一、对欧美制度化之初理性选择因素的分析 | 第158-165页 |
二、欧美对民主自由规范的共同认知 | 第165-169页 |
三、欧美就内外逻辑展开的社会化交流 | 第169-173页 |
第三节 欧美安全领域制度化建设 | 第173-189页 |
一、欧美双方的构想 | 第173-179页 |
二、安全制度体系的建立过程 | 第179-183页 |
三、制度化进程分析 | 第183-189页 |
第四节 战略性社会建构动力对制度化的影响:西方安全制度共同体的建立 | 第189-199页 |
一、安全制度共同体的含义和特征 | 第190-192页 |
二、西方安全制度共同体的表现 | 第192-197页 |
三、战略性社会建构动力推动下的制度共同体建设 | 第197-199页 |
第五节 欧美制度化影响 | 第199-201页 |
本章小结 | 第201-204页 |
第四章 跨大西洋安全关系制度化分析(二):冷战后时期 | 第204-274页 |
第一节 冷战后欧美安全环境的变化 | 第205-210页 |
第二节 欧美安全领域制度化的改造和重建 | 第210-229页 |
一、冷战后欧美对制度资产的继承 | 第211-214页 |
二、安全制度战略的变化:从共同防御到共同安全 | 第214-220页 |
三、欧美制度化的扩大 | 第220-224页 |
四、新制度的建立 | 第224-229页 |
第三节 欧美制度化的理性选择因素分析 | 第229-249页 |
一、共同理性利益 | 第229-233页 |
二、美国的理性分析 | 第233-239页 |
三、欧洲的理性选择因素 | 第239-245页 |
四、来自中东欧国家的理性计算分析 | 第245-249页 |
第四节 欧美制度化中的社会建构因素分析 | 第249-256页 |
第五节 两种因素对制度化的融合性影响:战略性社会建构动力的发展 | 第256-264页 |
第六节 冷战后欧美制度化与国家学习互动关系分析 | 第264-270页 |
本章小结 | 第270-274页 |
第五章 对未来欧美关系的瞻望和分析 | 第274-297页 |
第一节 欧美关系的未来 | 第274-286页 |
一、欧美安全关系中的矛盾分析 | 第274-281页 |
二、制度化对未来欧美安全关系的影响分析 | 第281-286页 |
第二节 有待深化研究的问题:欧美安全制度的全球化趋势分析 | 第286-295页 |
一、欧美安全制度全球化的表现 | 第287-289页 |
二、欧美制度化扩大的核心:安全文化的推广 | 第289-290页 |
三、欧美制度全球化的必要性 | 第290-295页 |
本章小结 | 第295-297页 |
第六章 总结 | 第297-319页 |
参考文献 | 第319-329页 |
致谢词 | 第329-331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331-332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33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