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中国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工作论文

欠发达地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及其效应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2页
第一章 导论第12-30页
   ·研究背景第12-13页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3-14页
     ·研究目的第13-14页
     ·研究意义第14页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4-26页
     ·国外研究综述第14-19页
     ·国内研究综述第19-23页
     ·国内外研究述评第23-26页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第26-28页
     ·研究思路第26-27页
     ·研究内容第27-28页
   ·研究方法与数据资料第28-30页
     ·研究方法第28-29页
     ·数据资料来源说明第29页
     ·论文可能的创新点第29-30页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第30-39页
   ·公共产品理论第30-33页
     ·非竞争性与非排他性第30-31页
     ·帕累托最优供给第31-32页
     ·搭便车与供给激励第32-33页
   ·福利经济学理论第33-35页
     ·福利与社会福利第33-34页
     ·福利经济学主要定理第34-35页
     ·社会福利函数理论第35页
   ·新经济地理学理论第35-36页
   ·基本概念和范围界定第36-39页
     ·欠发达地区第36-37页
     ·农村公共产品第37-38页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第38-39页
第三章 欠发达地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评价第39-58页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第39-45页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指标体系的建立第39-41页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评价方法第41-45页
   ·欠发达地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综合评价第45-57页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评价的数据来源第45-46页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评价结果第46-57页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四章 欠发达地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影响因素分析第58-77页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影响因素的定性判断第58-61页
     ·资源丰裕度第58-59页
     ·农村人口状况第59页
     ·经济发展水平第59-60页
     ·市场开放程度第60页
     ·社会发展进程第60页
     ·政府财政政策第60-61页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影响因素的研究方法第61-67页
     ·影响因素具体变量的选取第61-63页
     ·影响因素的熵值法综合评价模型与随机森林分析法第63-67页
   ·欠发达地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影响因素的实证结果第67-76页
     ·各影响因素的熵值法评价第67-71页
     ·基于随机森林的影响因素重要性分析第71-76页
   ·本章小结第76-77页
第五章 欠发达地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社会福利效应分析第77-91页
   ·公共产品的社会福利效应的理论分析及假设第77-78页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社会福利效应模型第78-81页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社会福利效应模型的设计第78-79页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社会福利效应模型的估计方法第79-81页
   ·农村社会福利度量与自变量选择第81-83页
   ·公共产品供给的社会福利效应的实证分析第83-90页
   ·本章小结第90-91页
第六章 欠发达地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空间效应分析第91-105页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空间效应的理论分析第91-93页
   ·欠发达地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空间模型与方法第93-99页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空间计量研究方法第93-98页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空间模型构建第98-99页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空间相关分析第99-102页
     ·欠发达地区的省域空间权重矩阵第99-100页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全局空间自相关第100-101页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局部空间自相关第101-102页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空间效应的空间模型估计第102-104页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空间模型比较第102-103页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空间模型回归结果分析第103-104页
   ·本章小结第104-105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105-109页
   ·主要研究结论第105-107页
   ·政策启示第107-108页
   ·研究不足和展望第108-109页
参考文献第109-116页
致谢第116-117页
作者简介第117页

论文共11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栓皮栎软木膨化除杂工艺与机理研究
下一篇:转型期中国农民工迁移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