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料中主要有毒有害物质的分析方法研究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3-4页 |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7页 |
1.1 引言 | 第15页 |
1.2 涂料的简介 | 第15-17页 |
1.2.1 涂料的定义 | 第15-16页 |
1.2.2 涂料的分类和用途 | 第16页 |
1.2.3 涂料的组成 | 第16-17页 |
1.3 涂料中的有毒有害物质 | 第17-21页 |
1.3.1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 第17-18页 |
1.3.2 苯系物 | 第18-19页 |
1.3.3 甲醛 | 第19-20页 |
1.3.4 卤代烃 | 第20页 |
1.3.5 可溶性重金属 | 第20-21页 |
1.4 目前有害物质的分析检测方法 | 第21-24页 |
1.4.1 VOC的检测方法 | 第21-22页 |
1.4.2 甲醛的检测方法 | 第22-23页 |
1.4.3 苯系物的检测方法 | 第23-24页 |
1.4.4 可溶性重金属的检测方法 | 第24页 |
1.5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选题意义 | 第24-27页 |
1.5.1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24-25页 |
1.5.2 本课题的选题意义 | 第25-27页 |
第二章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涂料中挥发性有机化物 | 第27-39页 |
2.1 实验部分 | 第27-30页 |
2.1.1 仪器与试剂 | 第27-28页 |
2.1.2 色谱及质谱条件 | 第28页 |
2.1.3 样品预处理 | 第28-29页 |
2.1.4 检测方法评价 | 第29-30页 |
2.2 结果与讨论 | 第30-37页 |
2.2.1 稀释溶剂的选择 | 第30-31页 |
2.2.2 GC/MS条件选择 | 第31-33页 |
2.2.3 标准曲线与检出限 | 第33-34页 |
2.2.4 精密度与加标回收率 | 第34-35页 |
2.2.5 实际样品检测 | 第35-37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第三章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涂料中常见苯系物 | 第39-49页 |
3.1 实验部分 | 第39-42页 |
3.1.1 仪器与试剂 | 第39-40页 |
3.1.2 色谱及质谱条件 | 第40页 |
3.1.3 样品前预处理 | 第40-41页 |
3.1.4 检测方法评价 | 第41-42页 |
3.2 结果与讨论 | 第42-47页 |
3.2.1 稀释溶剂的选择 | 第42-43页 |
3.2.2 GC/MS条件选择 | 第43-44页 |
3.2.3 标准曲线与检出限 | 第44-45页 |
3.2.4 精密度与加标回收率 | 第45-46页 |
3.2.5 实际样品检测 | 第46-47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第四章 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测定涂料中甲醛 | 第49-55页 |
4.1 实验部分 | 第49-51页 |
4.1.1 仪器与试剂 | 第49页 |
4.1.2 样品预处理 | 第49-50页 |
4.1.3 甲醛溶液的标定 | 第50页 |
4.1.4 检测原理 | 第50-51页 |
4.2 结果与讨论 | 第51-54页 |
4.2.1 标定结果的计算 | 第51页 |
4.2.2 温度的影响实验 | 第51-52页 |
4.2.3 工作曲线的绘制 | 第52-53页 |
4.2.4 精密度与加标回收率 | 第53-54页 |
4.2.5 实际样品检测 | 第54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五章 ICP-AES测定涂料中可溶性重金属 | 第55-61页 |
5.1 实验部分 | 第55-56页 |
5.1.1 仪器与试剂 | 第55页 |
5.1.2 样品预处理 | 第55-56页 |
5.1.3 仪器工作参数 | 第56页 |
5.2 结果与讨论 | 第56-59页 |
5.2.1 标准曲线与检出限 | 第56-57页 |
5.2.2 精密度与加标回收率 | 第57-58页 |
5.2.3 实际样品检测 | 第58-59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61-63页 |
本论文的创新点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1页 |
致谢 | 第71-73页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3-75页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第75-76页 |
附件 | 第76-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