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第1-11页 |
第1章 家庭学校教育的概念界定及其在美国的发展阶段 | 第11-19页 |
·家庭学校教育的定义以及相关概念 | 第11-14页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1-13页 |
·家庭学校教育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区别 | 第13-14页 |
·家庭学校教育在美国的发展阶段 | 第14-19页 |
·17世纪到19世纪70年代,家庭学校教育现象的最初形态 | 第14-15页 |
·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50、60年代,家庭学校教育开始发展 | 第15页 |
·20世纪50、60年代到80年代,家庭学校教育引发争议的阶段 | 第15-16页 |
·20世纪80年代至今,地位合法化,家庭学校教育较快发展 | 第16-19页 |
第2章 美国家庭学校教育产生的背景分析 | 第19-37页 |
·社会背景 | 第19-27页 |
·社会经济背景 | 第19-20页 |
·社会政治背景 | 第20-23页 |
·社会文化背景 | 第23-27页 |
·教育背景 | 第27-37页 |
·教育理论背景 | 第27-31页 |
·教育实践背景 | 第31-37页 |
第3章 美国家庭学校教育的发展现状及分析 | 第37-59页 |
·家庭学校的分类 | 第37-38页 |
·家庭学校的主体 | 第38-40页 |
·家长 | 第38-40页 |
·学生 | 第40页 |
·家庭学校教育的方式 | 第40-45页 |
·个别化的教学方法 | 第40-43页 |
·参与各种家庭学校组织 | 第43-44页 |
·与学校课程活动相结合 | 第44-45页 |
·家庭学校教育的内容 | 第45-48页 |
·教材的选择 | 第45页 |
·课程内容 | 第45-46页 |
·对儿童学业成绩的评价 | 第46-47页 |
·家庭学校毕业生的去向 | 第47-48页 |
·家庭学校教育的条件 | 第48-52页 |
·经费来源 | 第48-49页 |
·教学设施 | 第49-50页 |
·法律规范 | 第50-51页 |
·资源支持 | 第51-52页 |
·家庭学校教育的意义及争论 | 第52-59页 |
·家庭学校教育的意义 | 第52-54页 |
·关于家庭学校教育的争论 | 第54-59页 |
第4章 对我国教育的启示 | 第59-71页 |
·对我国学校教育的启示 | 第59-62页 |
·实现现代开放化教学管理 | 第60页 |
·建立灵活性的课程与学制 | 第60-61页 |
·实现个性化的教学 | 第61页 |
·建立科学的发展性考试与评价制度 | 第61-62页 |
·对我国家庭教育的启示 | 第62-68页 |
·我国家庭教育的现状 | 第62-65页 |
·对我国家庭教育的启示 | 第65-68页 |
·加强家校合作 | 第68-71页 |
·强化家长对教育事业的参与 | 第68-69页 |
·有步骤、有计划地开展家校合作 | 第69页 |
·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充分利用家长教育资源 | 第69页 |
·丰富交流渠道,加强家校双向交流 | 第69-71页 |
结语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5页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