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分析化学论文

电化学分析法在生化分析中的研究及应用

中文摘要第1-10页
英文摘要第10-12页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第12-23页
 1.电化学酶法分析的研究进展第13-19页
  1.1 酶联免疫分析法的基本原理第13-14页
  1.2 常用于EIA的标记酶及其在分析测试中的应用第14-18页
  1.3 展望第18-19页
 2.小分子与蛋白质相互作用及其在蛋白质分析中的应用第19-22页
  2.1 小分子与蛋白质相互作用机理第19页
  2.2 蛋白质定量分析方法第19-21页
  2.3 电化学分析法应用于蛋白质测定的基本原理第21-22页
 3.本论文开展的研究内容第22-23页
第二部分 伏安法检测碱性磷酸酯酶的研究及应用第23-43页
 引言第23-24页
 第一章 以对硝基磷酸苯酯为底物示差脉冲伏安法测定碱性磷酸酯酶第24-32页
  1.实验部分第24-25页
   1.1 仪器与试剂第24-25页
   1.2 实验方法第25页
  2.结果与讨论第25-32页
   2.1 酶底物和酶催化反应产物的循环伏安曲线第25-26页
   2.2 酶催化反应体系的示差脉冲伏安曲线第26-27页
   2.3 伏安法测定条件的研究第27页
   2.4 酶催化反应产物的电化学性质研究及测定第27-29页
   2.5 酶催化反应条件的研究第29-30页
   2.6 酶催化反应动力学的研究第30-31页
   2.7 测定ALP的工作曲线、精密度和检测限第31-32页
 第二章 以磷酸苯酯为底物示差脉冲伏安法测定碱性磷酸酯酶及其应用第32-39页
  1.实验部分第32-33页
   1.1 仪器与试剂第32页
   1.2 实验方法第32-33页
  2.结果与讨论第33-39页
   2.1 酶催化反应体系的示差脉冲伏安曲线第33-34页
   2.2 酶催化反应条件的选择第34-35页
   2.3 伏安法测定条件的研究第35页
   2.4 酶催化反应产物苯酚的电化学性质研究及测定第35-37页
   2.5 酶催化反应动力学的研究第37页
   2.6 测定ALP的工作曲线、检测限、精密度第37-38页
   2.7 人血清样品中碱性磷酸酯酶含量的测定第38-39页
 第三章 以2-抗坏血酸磷酸酯为底物示差脉冲伏安法检测碱性磷酸酯酶及其应用第39-43页
  1.实验部分第39页
   1.1 仪器与试剂第39页
   1.2 实验方法第39页
  2.结果与讨论第39-43页
   2.1 酶催化反应体系的示差脉冲伏安曲线第39页
   2.2 酶催化反应条件的选择第39-40页
   2.3 伏安法测定条件的研究第40页
   2.4 酶催化反应产物抗坏血酸电化学性质的研究及测定第40-41页
   2.5 酶催化反应动力学的研究第41-42页
   2.6 测定ALP的工作曲线、检测限、精密度第42页
   2.7 人血清样品中碱性磷酸酯酶含量的测定第42-43页
第三部分 伏安法测定辣根过氧化物酶的研究及其应用第43-93页
 引言第43-45页
 第四章 以对苯二胺为底物极谱法测定HRP及其在酶免疫分析中的应用第45-54页
  1.实验部分第45-47页
   1.1 仪器与试剂第45-46页
   1.2 黄瓜花叶病毒(CMV)材料的制备第46页
   1.3 实验方法第46-47页
  2.结果与讨论第47-54页
   2.1 酶催化反应体系的线性扫描二阶导数伏安曲线第47-48页
   2.2 酶催化反应条件的选择第48-49页
   2.3 伏安法测定条件的选择第49页
   2.4 酶催化反应产物的电化学性质的研究第49-52页
   2.5 测定HRP的工作曲线、精密度和检测限第52页
   2.6 黄瓜花叶病毒的测定第52-54页
 第五章 以邻苯二胺为底物测定HRP及其在酶免疫分析中应用第54-62页
  1.实验部分第54-56页
   1.1 仪器与试剂第54页
   1.2 烟草花叶病毒(TMV)材料的制备第54-55页
   1.3 实验方法第55-56页
  2.结果与讨论第56-62页
   2.1 酶催化反应体系的线性扫描二阶导数曲线第56-57页
   2.2 酶催化反应条件的选择第57页
   2.3 伏安法测定条件的选择第57-58页
   2.4 酶催化反应产物的电化学性质的研究第58-60页
   2.5 测定HRP的工作曲线、精密度和检测限第60页
   2.6 烟草花叶病毒的测定第60-62页
 第六章 以邻氨基苯酚为底物测定HRP及其在酶免疫分析中应用第62-68页
  1.实验部分第62-63页
   1.1 仪器与试剂第62页
   1.2 黄瓜花叶病毒(CMV)材料的制备第62页
   1.3 实验方法第62-63页
  2.结果与讨论第63-68页
   2.1 酶催化反应体系的二阶导数线性扫描伏安曲线第63-64页
   2.2 酶催化反应条件的选择第64页
   2.3 伏安法测定条件的选择第64-65页
   2.4 酶催化反应产物的电化学性质的研究第65-66页
   2.5 测定HRP的工作曲线,精密度和检测限第66页
   2.6 黄瓜花叶病毒的测定第66-68页
 第七章 以对氨基苯酚为底物测定HRP及其在酶免疫分析中应用第68-74页
  1.实验部分第68-69页
   1.1 仪器与试剂第68页
   1.2 黄瓜花叶病毒(CMV)材料的制备第68页
   1.3 实验方法第68-69页
  2.结果与讨论第69-74页
   2.1 酶催化反应体系的二阶导数线性扫描伏安曲线第69-70页
   2.2 酶催化反应条件的选择第70页
   2.3 伏安法测定条件的选择第70页
   2.4 酶催化反应产物的电化学性质的研究第70-72页
   2.5 测定HRP酶的工作曲线、精密度和检测限第72页
   2.6 黄瓜花叶病毒的测定第72-74页
 第八章 3,3′,5,5′-四甲基联苯胺为底物测定辣根过氧化物酶的研究第74-84页
  1.实验部分第74-75页
   1.1 仪器与试剂第74-75页
   1.2 实验方法第75页
  2.结果与讨论第75-84页
   2.1 酶催化反应体系的紫外可见光谱图第75-76页
   2.2 酶催化反应体系的线性扫描二阶导数伏安曲线第76-77页
   2.3 酶催化反应条件的选择第77-78页
   2.4 伏安法测定条件的选择第78页
   2.5 酶催化反应动力学的研究第78-79页
   2.6 酶催化反应产物的结构鉴定及酶催化反应机理的探讨第79-81页
   2.7 酶催化反应产物电化学性质的研究第81-83页
   2.8 测定HRP的工作曲线、精密度、检测限及其标记物的测定第83-84页
 第九章 酸性铬蓝K作为伏安酶联免疫分析中HRP的测定底物的研究第84-89页
  1.实验部分第84-85页
   1.1 仪器与试剂第84页
   1.2 实验方法第84-85页
  2.结果与讨论第85-89页
   2.1 酶催化反应体系的此外可见光谱图第85页
   2.2 酶催化反应体系的线性扫描二阶导数极谱曲线第85-86页
   2.3 酶催化反应条件的研究第86-87页
   2.4 伏安法测定条件的选择第87页
   2.5 酸性铬蓝K溶液稳定性的研究第87-88页
   2.6 测定HRP的工作曲线、精密度、检测限及其标记物的测定第88页
   2.7 酶催化反应机理的探讨第88-89页
 第十章 烟草花叶病毒伏安酶联免疫检测试剂盒的研制第89-93页
  1.检测原理第89-90页
  2.试剂盒组成第90页
  3.操作程序第90-91页
  4.结果判定第91-92页
  5.注意事项第92-93页
第四部分 电化学分析法测定蛋白质的研究第93-110页
 第十一章 以茜素红S为电化学探针极谱法测定蛋白质第94-103页
  1.实验部分第94页
   1.1 仪器和试剂第94页
   1.2 实验方法第94页
  2.结果与讨论第94-103页
   2.1 反应体系的紫外可见光谱图第94-95页
   2.2 反应体系的电化学性质研究第95-97页
   2.3 实验条件的选择第97-99页
   2.4 共存物质的干扰试验第99页
   2.5 测定几种蛋白质的响应及其标准工作曲线第99-101页
   2.6 分析及应用第101页
   2.7 结合反应机理的初步探讨第101-103页
 第十二章 铍试剂Ⅲ与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电化学研究第103-110页
  1.实验部分第103页
   1.1 仪器与试剂第103页
   1.2 实验方法第103页
  2.结果与讨论第103-110页
   2.1 反应体系的紫外可见光谱图第103-104页
   2.2 反应体系的线性扫描二阶导数极谱曲线第104-105页
   2.3 实验条件的选择第105-107页
   2.4 共存物质的干扰试验第107-109页
   2.5 测定BSA的工作曲线、精密度和检测限第109-110页
参考文献第110-116页
总结第116-118页
附录: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和待发表的相关论文题录第118-121页
致谢第121页

论文共12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运动性疲劳与肝肾相关的理论与实验之研究
下一篇:黄芪注射液配伍三七总皂甙治疗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与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