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绪论 理论背景 | 第1-6页 |
二、 权属理论——“商标权”、“商标所有权”及“商标专用权” | 第6-7页 |
三、 行为理论——商标侵权的认定标准 | 第7-20页 |
标准一: 在相同或类似的商品或服务上使用 | 第8-10页 |
标准二: 使用的标记相同或近似 | 第10-15页 |
标准三: 有造成混淆或混淆的可能 | 第15-20页 |
四、 责任理论——商标侵权的归责原则 | 第20-24页 |
五、 除外规定或抗辩事由 | 第24-30页 |
(一) 善意或合理使用 | 第24-25页 |
(二) 权利穷竭与平行进口(灰市商品) | 第25-28页 |
(三) 在先权利 | 第28-30页 |
六、 特殊问题或关联问题 | 第30-38页 |
(一) 淡化行为 | 第30-31页 |
(二) 驰名商标 | 第31-33页 |
(三) 反向假冒 | 第33-34页 |
(四) 使用他人商标作为链接标志的行为 | 第34-35页 |
(五) 域名 | 第35-38页 |
七、 结语 | 第38-40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后记 | 第42页 |